近日,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一中在《寒假致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出希望家长“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摒弃2023年春节意识、假期意识”,这一要求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争议和质疑。
宣化一中在《寒假致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将高一年级寒假有关事项告知家长。在家长监督中,学校表示:“如果这个假期再荒废了,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甚至跟不上大部队的整体进度,所以希望家长高度重视。”信中要求家长做好5点,第1条便是“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摒弃2023年春节意识、假期意识,每一天要合理安排,紧张学习,不要打破了在校学习、生活的生物钟。”
宣化一中高一年级组的这份寒假通知书,确实体现了年级组领导对学生寒假学习、生活的关心,其出发点确实是不错的。但是,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各种各样洋节日消解传统节日的境况下,“春节意识”不但不应淡化甚至摒弃,而是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要求了,“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在2021年4月,中宣部又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重新明确了“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项目,要进一步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是何等的重视,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延续文化血脉,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纽带,同时也凝聚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学校竟然要求学生“淡化甚至摒弃”春节意识,虽然校方于1月5日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但是说到底,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不论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纪录片,还是活泼可爱的文物表情包、诙谐幽默的文物说唱,抑或是各种热卖的文创产品,都在不断满足人们日趋丰富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更多传统文化在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潮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智慧,其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应该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学校,更应该引导学生去发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天童认为,在培养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让孩子多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天童在节日里展开的春节写春联、端午模拟“划龙舟”等小活动,都是为了带领孩子们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内涵丰富的春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醒目符号,让人念念不忘,即使岁月流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依旧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润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更体现出其重要性。天童也会继续引导、加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认同感,让他们学习并且将文化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