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火锅、酸菜鱼、麻辣烫之后,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将大单品的浪潮从川菜转移到了湘菜品类,带起了新的开店和排队热,湘菜接班川菜的论调也甚嚣尘上。
熊猫星厨档口内,多个湘菜品牌月营业额超20万,更有辛湘遇·辣不怕这样的万单品牌,高峰期上海单店月流水超 60 万。
规模、热度持续上涨,新品牌更是不断爆发,湘菜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国民菜系?
0 1
接班川菜,湘菜坐上加速列车
湘菜又名湖南菜,形成于汉朝,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与川菜同样作为重口味菜品的代表,具有强烈的味觉记忆,容易成瘾。其香辣、酸辣的口味区别于川菜,能带给顾客新鲜感,品类具备爆火的基因。
2010年到 2020 年,川菜曾经历了 10 年黄金发展期,从正餐、大单品到小吃快餐,各个品类都涌现出了许多知名品牌。
之后,川菜进入品类内卷期,门店数下降,新品牌更难冒头,品类竞争力加大,创新难度不断提高。
与之对比,湘菜正处于品类上升期。不仅门店数量快速增长,新品牌更是不断涌现,创造一波又一波的排队奇迹。湖南卫视等媒体造势、长沙旅游热等,共同带起了湘菜出湘热潮。
美团数据显示,2021年湘菜市场规模 4200 亿元,同比增长 15.1% 。 据观研天下数据预测,预计到 2026 年湘菜餐饮行业的产值规模将达到 5242.2 亿元, 产值增速预计到 2023 年将达到 12.4% ; 2021 年川菜市场规模 6645 亿元,同比增长 13.9% 。
从美团到店交易量来看,湘菜团买订单量经过2021年 116% 左右的高速增长后, 2022 年仍保持较高的增速,达 60% 的增长,对比川菜订单其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从代际更迭来看,95后甚至 00 后,在未来五年将逐步成为餐饮市场消费主力群体;注重体验感和自我品牌属性定位的 Z 世代,更喜好主食场景。湘菜天然带饭的属性,也深得年轻群体的认可和喜爱使 90 后、 00 后成为湘菜的忠实拥趸。
“湘菜明显在加快发展,而川菜正面临退烧期。湘菜如今在外地的扩张,相当于川菜 10 年前扩张的格局。”
36氪 2020 年初曾提到,未来 5-10 年,湘菜可能会成为增长最快的菜系。
此外,入局湘菜还具有基础优势。一位从业十余年,帮助众多餐饮老板创立餐饮品牌的业内餐饮人士表示,湘菜是所有正餐里厨房效率最高的,他们可以用极低的售价做出高毛利的产品。
不少餐饮业内人士判断,常年屈居第二的湘菜可能会迎来爆发期,强势补位,成为下一个爆款菜系。
0 2
火爆的湘菜,做对了什么
在川菜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湘菜曾一度掉队,大量蛰伏在湖南本地,部分分散在深圳等湖南人集中的城市和地区,有品类无品牌。
但随着文和友、黑白电视、茶颜悦色这些爆火的小吃、茶饮品牌的爆火,湘菜正式进入品牌化、连锁化时代,费大厨、炊烟小炒黄牛肉等品牌则成为了湘菜单品战略的旗帜,将门店覆盖到北京、上海等城市。
超级文和友巅峰时期创造了万人等位的盛况,日均翻台率最高达到12次,一年接待顾客约 1000万人次;
费大厨连续 4 年蝉联长沙大众点评必吃榜辣椒炒肉榜首,获得“长沙地标美食名片”称号,北京朝阳大悦城店月流水最高时直逼 200 万;
炊烟时代的小炒黄牛肉,也创下了 12 个小时不间断排队的高纪录,登上了联合国总部宴会的餐桌和湖南卫视的热播综艺。
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爆发,这些出圈的湘菜品牌做对了什么?
1.奉行 大单品战略
湘菜中有很多强势大单品,一个爆款足以撑起一家店。
其中最受欢迎的菜品有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农家小炒肉、辣椒炒肉,毛氏红烧肉、臭豆腐、湘西外婆菜等,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参考川菜的发展路径,2015年至 2018 年是川菜单品店的爆发增长期,找到一个强势大单品为品牌代言,是起势最快的方法。
费大厨是在2015年前后餐饮界流行单品战略之时,选择将辣椒炒肉作为自己的招牌,也正是凭借这一单品,在全国市场的声量逐渐变大,成为外地人到长沙的必打卡门店之一。
紧随费大厨之后,炊烟推出了“小炒黄牛肉”的战略;坛宗专注剁椒鱼头;蛙来哒以蛙为单品,开店 300+ ……
以大单品作为切入点,优点显而易见。品牌+品类深度绑定,既帮助消费者降低了决策成本,也是门店降本增效的利器。
远咨询创始人程守真认为, 餐饮品类重度垂直细分,颗粒度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小。这个趋势目前来看不可逆,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能被细分的种类、菜式都被细分完毕,并被市场验证是可以存续的为止。
当然,打造大单品是有门槛的。比如巴奴毛肚火锅,毛肚既是品牌切入的细分领域,也是它的核心竞争优势。
寻找湘菜中还没有做出品牌的大单品,将它的味道做到深入人心,就还有品牌化机会。
2.坚持 产品主义
在做产品这件事上,长沙餐饮人信奉“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以十足的用心,将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最大化。
食材方面,费大厨的辣椒是新鲜采摘的;黑猪肉精选300天左右出栏的黑猪,在 6 小时左右运送到店;所有生鲜食材不允许隔夜。
炊烟团队为了找一口美味黄牛肉,寻遍贵州的文山牛、陕西的秦川牛、河南的南阳牛、山西的晋南牛……最终才确定下来采用湘西深远山区的原种土黄牛,肉质堪比日本和牛。同时,黄牛每日新鲜到桌,早晨现杀,冷链运输到餐厅,保证消费者吃到的就是最新鲜的。
坛宗的创始人戴宗,为了寻找做剁椒鱼头的最佳食材,花了整整八年时间,行千万里路,历经艰难,满身创伤,最终找到了来自2万亩以上、水质已达到国家级饮用水标准水域之中的 6 斤以上的大雄鱼。
在餐饮行业,不找差异化,做不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很难长期存活。从食材、做法等出发,打造产品的独特性,让它形成味觉记忆点,吸引顾客反复品尝。
3.探索 产品微创新
湘菜是一个包容性颇强的菜系,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博采众家所长,又不失个性,在融合创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
湘菜近年来创新主要手法之一是老菜新做,即通过引入不同的食材组合,重新包装菜品卖点,以迎合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需求。
如对于湘菜经典的芋头蒸腊肉,增加湘菜中常用的剁椒口味,并引入徽菜的刀板香与奉化的芋头,形成鲜辣、绵软、咸香融为一体的丰富口感。
创新手法之二是改换烹调方法,像原本的小炒菜肴,改用“爆”的技法;水煮或火锅类菜品,选用“煸”的工艺,使菜肴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特色、形态质感。
例如辛湘遇·辣不怕就将“炒”的制法升级为“爆”的工艺,以保留蔬菜的鲜和猪肉的嫩,整道菜品锅气四溢、香辣够劲,炒制效率也大大提升。
有的湘菜品牌则从顾客注重 “健康”的角度出发, 在保留传统湘菜精髓上去做微创新,比如少油、少盐,口味更清淡。
4. 修炼内功
一个企业能看多远,就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未来拼的是综合竞争力,例如选址、数据、人才复制、资金链、供应链等等,综合竞争力是需要时间来累积的,是比耐力的持久战。
费大厨凭借极致产品主义打造的门店招牌“辣椒炒肉”,以及 “五大坚持”,如坚持适合菜品的优质原料,坚持大厨体系,从培养厨师开始,用厨师支撑门店,进驻上海后一直大排长队。
湘菜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目前湘菜食材产业链不够完善还制约着湘菜品牌的全国扩张步伐。
早在10年前,炊烟就开始搭建供应链体系,开启标准化进程,如建立包括酱料、味型、预加工食材的标准等,还深入到源头,建立了第一产业的采购标准。
来到上海开店,炊烟在供应链方面,以稳为主,食材上为保证品质,100%统一采购,原材料从湖南直运。在口味呈现上,保证湘菜的地道风味, “长沙炊烟是什么口味,上海炊烟就会是什么口味”。
湘人在做品牌的过程中不怕吃苦,愿意花费心力把品牌当成孩子一样养,发展比较稳健,利于沉淀品牌。
如今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湘菜的身影。湘菜品牌也成为了各大购物中心里的排队王,所到之处无不夹道欢迎。
未来,在餐饮品牌化大趋势下,湘菜的新老品牌中必将诞生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掀起更大的湘菜热潮,更有机会复制川菜的黄金十年,打造湘菜连锁餐饮品牌大厂,将湘菜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