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港举行 全球数百万观众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2023-10-19 12:06:53       来源:中华网

10月17日下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盛大举行。

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赵忠贤、陈仙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任少卿、张祥雨亮相颁奖典礼现场。

未来科学大奖往届获奖人、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员、全球高校院所与科学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代表,300人相聚一堂,共同礼赞获奖人科学成就!同时,全球数百万观众通过全网直播,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八位获奖者

见证科学跨越时代的发展

未来论坛理事会、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刘芹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家作为人类最具好奇心,最有思考力的优秀代表,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更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未来科学大奖的初衷和意义。本届未来科学大奖关注了最前沿的植物免疫学、高温超导、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获奖人里既有资深的科学家,也有多位青年科学家登上了领奖台。2023年的未来科学大奖荣幸地见证不同年龄、不同代际的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有全球影响力的开创贡献。“科学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让我们葆有这份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科学的信仰,向更多人传播对科学的热爱,影响更多人参与到科学事业中来,共同实现人类的进步!”刘芹谈到。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管坤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 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堪称特别之年。首先,今年史无前例产生了八位获奖者,也是单届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其次,今年的获奖人跨越了多个年代,他们的出生年代涵盖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这显示了科学的时代跨越和持续发展。第三,今年的获奖人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植物抗病、物质科学领域的高温超导、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他们的工作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了突破的进展,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致敬获奖科学家

礼赞科学精神

在现场嘉宾以及数百万线上观众的共同见证下,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颁出。

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为我们提示着生命世界的无尽奇迹和可能

柴继杰、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工作,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董欣年教授宣读“生命科学奖”的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管坤良教授、科学委员会委员林合宁教授、饶毅教授、张毅教授,共同为柴继杰、周俭民两位获奖者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柴继杰教授在获奖感言中对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大奖捐赠人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基础研究的情怀表示感激,对课题组成员以及与自己跨越20年愉快合作的伙伴周俭民教授团队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加入施一公老师实验室,是我迈进结构生物领域的关键一步。5年的博士后生涯充分激发了我对科研的热情。我也很有幸成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最早的一批研究员之一,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稳定支持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在这里,我与周俭民老师建立了合作,开启了我对植物抗病蛋白的研究之路。西湖大学为我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我将更加努力,继续研究植物免疫抗病的新方法,探索新的病虫防控手段,希望能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卫人类的生命健康。”

周俭民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农业是中国稳定发展的压舱石,特别感谢大奖评委对农业科学的重视!抗病小体的发现和解析,不仅对我们认识自然、更好的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人类免疫研究也有借鉴意义。科学发现,日益依赖多学科交叉协作。二十年来非常幸运获得了合作伙伴柴继杰教授的信任,你的加入为植物免疫研究开启了新视野!感谢合作者的前沿技术和无私奉献,这对破解植物抗病研究的难题功不可没!感谢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生们,你们勇敢探索科学前沿。抗病小体的发现和解析,是你们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坚守的结果,大奖的殊荣属于你们!

物质科学奖

任何一个物质学科的重大研究突破,都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里程碑式的变革。物质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诸多奥秘,使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赵忠贤、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提升做出开创贡献,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陈谐教授宣读“物质科学奖”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邓锋先生、吴鹰先生,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邓力教授、林潮教授、翁玉林教授,共同为赵忠贤、陈仙辉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赵忠贤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超导发现于1911年,在那之前的1908年实现了氦的液化,为超导发现奠定了基础。中国是在1959年才有氦液化器的,比国际上整整晚了50年,从此开始了超导体的实验研究。我们不仅参加了两次的重大突破,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有一支相当规模的、优秀的队伍,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时至今日,超导,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现的领域,现在年轻一代已经担负起了重任。我愿意做铺路石子,为促进中国的超导事业,在科技自立自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方面,作出新贡献!

陈仙辉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得益我们成长的这个伟大时代,得益于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对于高温超导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实验条件和人才队伍的不断积累,我相信我国的科学家在将来,在这个领域一定会发现有重要影响的超导体,乃至去探索室温超导体,为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既是人类思考的乐园,以无尽的创新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信息和知识的无尽可能

何恺明、孙剑(已故)、任少卿、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为人工智能做出基础贡献,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宋晓冬教授宣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刘芹先生、王强先生、虞锋先生,以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舒其望教授、夏志宏教授、张寿武教授,共同为何恺明、任少卿、张祥雨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何恺明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人工智能开始了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非常幸运能够见证并且参与这场人工智能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这些方法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经历了多次兴衰。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受到了限制。我们这次获奖的工作,即名为深度残差学的方法,能够帮助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度上突破长期的瓶颈。这使得我们的工作能够成为当下人工智能革命的重要基础之一。

任少卿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感谢这个时代促进了计算机相关科学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和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发展使得不可能变为可能,可用变得好用;开源精神和开源社区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工程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探寻更高的山峰,甚至是个人研究者在个人电脑上都可以做出很好的工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有意于科学技术与探索的人可以参与到这个大时代中。

张祥雨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回顾人工智能的历史,过去十年间,以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深度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点燃了新一轮AI技术革命。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神经网络从Scaling up(规模化)中获益。我们的工作主要聚焦于深度这一维度,很幸运地找到了残差学这样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大幅提升神经网络深度的同时避免了能饱和的问题。很高兴地看到ResNet和残差学的核心思想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被广泛地使用。而于我本人而言,能够在学术生涯早期就能为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倍感荣幸。

未来音乐会独具匠心

科学与音乐跨界融合

科学以严谨的态度研究世界,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揭示客观规律。而音乐则以感的方式表现世界,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颁奖典礼上,一场独具匠心的“未来音乐会”让观众们领略科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的魅力。

深圳保利国际青少年弦乐团-巴赫团、弦乐团的马可芮希、李馨雅、匡雨萱分别带来了大提琴、小提琴演奏。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获得者王冰冰现场演唱《O Mio babbino caro -我亲爱的爸爸》。

福建中学附属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带来的一首充满力量和情感的歌曲《狮子山下》。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秘书长、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在闭幕致辞中对全体科学委员会老师和大奖监督员、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及机构理事、青年科学家成员、所有参与大奖周活动的科学家老师,以及线上数百万科学爱好者与观众表示了感谢。向本次共同主办方香港科学院致以谢意,向所有战略合作伙伴、科学家指定酒店、指定航空、合作伙伴、支持机构、媒体伙伴、资助机构等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迄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港举行 全球数百万观众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2023-10-19 12:06:53   中华网

10月17日下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盛大举行。

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赵忠贤、陈仙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何恺明、任少卿、张祥雨亮相颁奖典礼现场。

未来科学大奖往届获奖人、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员、全球高校院所与科学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代表,300人相聚一堂,共同礼赞获奖人科学成就!同时,全球数百万观众通过全网直播,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八位获奖者

见证科学跨越时代的发展

未来论坛理事会、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刘芹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家作为人类最具好奇心,最有思考力的优秀代表,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更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未来科学大奖的初衷和意义。本届未来科学大奖关注了最前沿的植物免疫学、高温超导、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获奖人里既有资深的科学家,也有多位青年科学家登上了领奖台。2023年的未来科学大奖荣幸地见证不同年龄、不同代际的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有全球影响力的开创贡献。“科学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让我们葆有这份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科学的信仰,向更多人传播对科学的热爱,影响更多人参与到科学事业中来,共同实现人类的进步!”刘芹谈到。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管坤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 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堪称特别之年。首先,今年史无前例产生了八位获奖者,也是单届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其次,今年的获奖人跨越了多个年代,他们的出生年代涵盖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这显示了科学的时代跨越和持续发展。第三,今年的获奖人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植物抗病、物质科学领域的高温超导、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工智能。他们的工作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了突破的进展,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致敬获奖科学家

礼赞科学精神

在现场嘉宾以及数百万线上观众的共同见证下,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颁出。

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为我们提示着生命世界的无尽奇迹和可能

柴继杰、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工作,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董欣年教授宣读“生命科学奖”的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管坤良教授、科学委员会委员林合宁教授、饶毅教授、张毅教授,共同为柴继杰、周俭民两位获奖者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柴继杰教授在获奖感言中对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大奖捐赠人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基础研究的情怀表示感激,对课题组成员以及与自己跨越20年愉快合作的伙伴周俭民教授团队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加入施一公老师实验室,是我迈进结构生物领域的关键一步。5年的博士后生涯充分激发了我对科研的热情。我也很有幸成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最早的一批研究员之一,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稳定支持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在这里,我与周俭民老师建立了合作,开启了我对植物抗病蛋白的研究之路。西湖大学为我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我将更加努力,继续研究植物免疫抗病的新方法,探索新的病虫防控手段,希望能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保卫人类的生命健康。”

周俭民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农业是中国稳定发展的压舱石,特别感谢大奖评委对农业科学的重视!抗病小体的发现和解析,不仅对我们认识自然、更好的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人类免疫研究也有借鉴意义。科学发现,日益依赖多学科交叉协作。二十年来非常幸运获得了合作伙伴柴继杰教授的信任,你的加入为植物免疫研究开启了新视野!感谢合作者的前沿技术和无私奉献,这对破解植物抗病研究的难题功不可没!感谢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生们,你们勇敢探索科学前沿。抗病小体的发现和解析,是你们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坚守的结果,大奖的殊荣属于你们!

物质科学奖

任何一个物质学科的重大研究突破,都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里程碑式的变革。物质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诸多奥秘,使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赵忠贤、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提升做出开创贡献,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陈谐教授宣读“物质科学奖”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邓锋先生、吴鹰先生,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邓力教授、林潮教授、翁玉林教授,共同为赵忠贤、陈仙辉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赵忠贤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超导发现于1911年,在那之前的1908年实现了氦的液化,为超导发现奠定了基础。中国是在1959年才有氦液化器的,比国际上整整晚了50年,从此开始了超导体的实验研究。我们不仅参加了两次的重大突破,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有一支相当规模的、优秀的队伍,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时至今日,超导,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现的领域,现在年轻一代已经担负起了重任。我愿意做铺路石子,为促进中国的超导事业,在科技自立自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方面,作出新贡献!

陈仙辉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得益我们成长的这个伟大时代,得益于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对于高温超导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实验条件和人才队伍的不断积累,我相信我国的科学家在将来,在这个领域一定会发现有重要影响的超导体,乃至去探索室温超导体,为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既是人类思考的乐园,以无尽的创新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信息和知识的无尽可能

何恺明、孙剑(已故)、任少卿、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为人工智能做出基础贡献,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宋晓冬教授宣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理由,并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刘芹先生、王强先生、虞锋先生,以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舒其望教授、夏志宏教授、张寿武教授,共同为何恺明、任少卿、张祥雨颁发奖杯、奖章及证书。

何恺明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人工智能开始了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非常幸运能够见证并且参与这场人工智能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这些方法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经历了多次兴衰。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受到了限制。我们这次获奖的工作,即名为深度残差学的方法,能够帮助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度上突破长期的瓶颈。这使得我们的工作能够成为当下人工智能革命的重要基础之一。

任少卿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感谢这个时代促进了计算机相关科学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和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发展使得不可能变为可能,可用变得好用;开源精神和开源社区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工程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探寻更高的山峰,甚至是个人研究者在个人电脑上都可以做出很好的工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有意于科学技术与探索的人可以参与到这个大时代中。

张祥雨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回顾人工智能的历史,过去十年间,以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为核心的深度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点燃了新一轮AI技术革命。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神经网络从Scaling up(规模化)中获益。我们的工作主要聚焦于深度这一维度,很幸运地找到了残差学这样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大幅提升神经网络深度的同时避免了能饱和的问题。很高兴地看到ResNet和残差学的核心思想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被广泛地使用。而于我本人而言,能够在学术生涯早期就能为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倍感荣幸。

未来音乐会独具匠心

科学与音乐跨界融合

科学以严谨的态度研究世界,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揭示客观规律。而音乐则以感的方式表现世界,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颁奖典礼上,一场独具匠心的“未来音乐会”让观众们领略科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的魅力。

深圳保利国际青少年弦乐团-巴赫团、弦乐团的马可芮希、李馨雅、匡雨萱分别带来了大提琴、小提琴演奏。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获得者王冰冰现场演唱《O Mio babbino caro -我亲爱的爸爸》。

福建中学附属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带来的一首充满力量和情感的歌曲《狮子山下》。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秘书长、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在闭幕致辞中对全体科学委员会老师和大奖监督员、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及机构理事、青年科学家成员、所有参与大奖周活动的科学家老师,以及线上数百万科学爱好者与观众表示了感谢。向本次共同主办方香港科学院致以谢意,向所有战略合作伙伴、科学家指定酒店、指定航空、合作伙伴、支持机构、媒体伙伴、资助机构等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迄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5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