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以智慧司法促公平正义——记著名法律专家张迎丽

来源:财讯网 2020-08-25 11:41:00
A+ A-

(文/刘洪英)法律人注定永远走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是实现法治思想的最后保障,是法治中国的鲜明底色。作为一名法律人,要守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防线,不仅要有卓越的专业素养、高尚的人格品行,还要有深厚的法律底蕴和超强的研发能力。只有将法律人的底线思维和专业能力完美结合,才能确保经手案件的准确率,提高办案质量。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著名法律专家张迎丽就是坚持初心使命,开创智慧司法系统研究先河,引领中国法律界科技创新的代表人物。

张迎丽是我国培养的第一批专业化司法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她深耕行业30余载,作为主审法官主持或参与了3000余件涉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领域法律案件的审理工作。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张迎丽依靠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经手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信访、无一投诉,为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法律工作的需要,助力智慧司法建设,张迎丽毅然选择了离开法官岗位,投身到律所工作。当记者问她这样选择的初衷时,她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做了20多年的法官,拥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法治建设同样需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新时代对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选择和定位。时代发展和行业变革需要有人去开拓进取、敢于创新。作为一名法律专家,我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除了做法官,我希望能在律师诉讼代理、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立法咨询、法学研究、法律科技、智慧法院和法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有所建树,为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社会法治建设和法律科技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此,张迎丽开启了个人智慧司法系统研发的井喷时期,从最早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法律信息搜索系统V1.0”到研发出“基于云计算的案件分析与预测系统V1.0”、“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法院审理辅助系统V1.0”、“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立法辅助系统V1.0”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进技术成果,她始终践行着初心,引领着智慧司法建设前进方向。目前,她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成果已经广泛运用于法律实践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立法、司法断案、法律服务等各环节的效率和精准度,为中国的智慧司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其突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深厚的法律专业功底,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智慧司法建设的开拓者”。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法院审理辅助系统V1.0就是张迎丽自主研发的、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意义的顶尖技术成果。该系统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利用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优势,整合公检法信息资源,构建海量案件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大量案件卷宗、文书等数据的学习和反复训练,使系统学会自动提取和校验证据信息,辅助法官审案断案。该系统包括案件自动分流模块、证据提取验证模块、法律条文读取模块、审判案例检索模块、文书自动生成模块等多个模块,案件办理全流程支持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向法官实时展现案件画像。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案件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并出具审判意见。

2020年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法院审理辅助系统V1.0一问世,就引起了法律界的强烈反响,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赞誉。法官们一致认为,这项技术改变了知识获取方式,实现了自主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审案断案的准确率,促进了司法公正,缩短了诉讼时间,降低了诉讼成本,推进了法院审判工作智能化进程,引领中国法律科技研究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该系统也被众多律师事务所广泛关注,希望能得到应用授权。很多律师对这项先进技术极为推崇。他们认为,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辅助法院法官进行智能审案断案,同样可以为律师工作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帮助律师在受理案件的过程中对案情进行精准评估,对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化梳理,节省了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案件受理、决策流程变得更为科学。总之,这项技术对推动整个司法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中逐步落地,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和质量。面对智慧司法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张迎丽迎难而上、坚持初心、砥砺前行,正努力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各环节的深度融合研发方面。面向未来,她说:“作为一名法律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深知在智慧司法系统的研发过程中,注定布满荆棘,但既然已经选择就无怨无悔。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一项项先进的技术成果,继续引领智慧司法建设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