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工作人员不用下田,在办公室动动鼠标,数千亩小麦的长势情况尽收眼底。这是位于六合区的南京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的场景,企业负责人薛能刚告诉记者这是企业自主研发的粮食生产智能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还能在后台操作水闸开关等生产工序,让春耕事半功倍。
“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薛能刚感慨道。全公司有五六十名职工,不仅承担着6000多亩的水稻生产,还承接了10万多亩的粮食订单。科技为南京农业赋能,信息化的渗透让汗滴入土的农业变成了指尖艺术,以智能化手段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物联网让农业生产精准高效
当下正是小麦快成熟的季节,青色的麦浪在田间起舞。“等小麦收割了,机械插秧的时候我们不用跑一步路,就能在后台通过插秧机的GPS运行轨迹判断作业是否均匀、是否有遗漏,实时掌握田间所有情况。”
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叶面氮含量……这些生长指标通过“千里眼”监控和传感器,从田间传输到了系统后台。当数据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发出施肥等指令,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后台正是田间管理的“大脑”,通过大数据运算,可以精确算出一块地里需要施多少肥、打多少药,让农业生产精准高效。
不仅有“眼睛”,这个系统还有“长臂”。当需要灌溉时,在后台简单操作后,田间一秒开闸放水,关闸同样轻松,而这在前几年根本不敢想象。“我们的基地南北长6公里,走一趟就得一天的时间。”薛能刚介绍,原来灌溉的工作是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带着铁锹去挖开田头的土,6000多亩稻田的灌溉仅挖土放水就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停止灌溉则再去填土,耗时就不止一个星期了。这一开一关,耗去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解决。如今,薛能刚已经把所有的农机都“入网”了,农业生产“万物联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运用5G技术和大数据预判病虫害
位于江宁区有一片试验田,这里正在尝试打造基于5G技术的智能无人机服务平台。
“无人机在田间飞行巡检、测绘,采集农作物长势、旱情等田间生产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行水肥、植保等精准指导,还能进行产量预估、病虫害分析等。”平台建设方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羽介绍,以病虫害分析为例,将田间的长势分级,长势一般的区域可能存在潜在的病虫害风险,长势差的区域有可能已经发生病虫害,提醒农业生产者重点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与传感器采集数据不同,无人机采集信息不需要在田间安装固定设备,成本更低,而覆盖范围则更广,根据飞行范围的扩展而扩大。
“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浦口区、溧水区分别入选国家、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设名单,江宁区荣获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市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超过25%,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7%,数字农业农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策源地“量身”塑造科技产品
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就要发挥浦口国家农创园、溧水国家农高区农业科创策源地作用,激活农业创新资源。
南京多丘陵地形,而农业机械化作业对地形有一定要求,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增加了难度。为此,有些南京的农业机械需要根据南京的地形条件做“量身”打造。
沿着高低起伏的茶园低空作业,一双“眼睛”快速识别障碍物并迅速躲避,让植保无人机在丘陵作业也能“如履平地”。在浦口国家农创园,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打造了这样一款丘陵山地的植保无人机。
“市场上普通的植保无人机主要是面向平坦的土地作业,这类无人机在丘陵作业会容易因为雷达监测延迟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无人机通过双目视觉感知技术,融合多种传感器的优势对障碍物实现快速避让,保障飞行安全,而且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适合丘陵精细作业,比如南京的茶园、果蔬基地。
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正在推动农业发展。近年来,南京高起点规划建设南京国家农创园、国家农高区,累计创成国家级农业园区4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比2015年高出6.5个百分点。
在科技的强力加持下,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可以看到未来南京农业生产可以精准预测、结果可控,农民不仅会种地,更能“慧种地”,摆脱数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桎梏,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乡村振兴。(记者 王丽华)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