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关于电动汽车的保险保障相关举措逐渐完善。前不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以下简称《条款》)。在保险责任上,《条款》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并首次承保车外固定辅助设备,增加了自用充电桩损失、外部电网故障损失等附加险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条款》的附加险中仅包含自用充电桩损失和自用充电桩责任损失,不包含社会上提供的公共充电场站内的充电桩。作为第三方充换电网络,快电则提供了针对充电市场的定制责任险——充电“公众责任险”,与《条款》形成互补,解决了车主在公共充电桩场景的风险问题。
新能源“专属车险”上线,保障更“合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销首次突破40万辆,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2.7%。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到2035年,纯电动车成为新车主流。
在《条款》上线前,新能源汽车车主只能购买针对燃油车的传统保险,除了必须购置的交强险,还有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等。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以动力电池作为储能装置,车辆辅助设备延伸至充电设施。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交通意外风险,动力电池起火、爆燃引发的重大事故构成了新的风险因素。随着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这些风险更加需要被重视起来,在保险保障和保险服务上需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加以制定。
此次发布的《条款》,更加匹配新能源汽车保障需求,为新能源车主带来更全面的保险保障。《条款》明确了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属于车损险的保险责任,在使用层面全面覆盖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场景,动力电池起火、爆燃引发的重大事故也纳入保险范围。同时,针对新能源车特有风险,《条款》还增加了自用充电桩损失、外部电网故障损失等13项附加险的保障,这是车险首次承保车外固定辅助设备,有效解决了广大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
上线公共充电场景保险产品,快电多方位提升车主体验
此次《条款》的出台,填补了传统车险对新能源汽车一概而论的保障痛点,有助于消解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疑虑、提升用车体验,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前所述,《条款》的附加险仅包含自用充电桩,不包含车主尤其商用新能源车主在公共充电场站充电的场景。针对这一情况,一些领先企业已基于业务实践,率先推出公共充电场景相关的保险产品。去年4月,能链就联合中国人寿财险推出针对充电市场的定制责任险——充电“公众责任险”,用户在快电App上选择带有充电“公众责任险”标识的充电场站充电,即可享受此保障。
充电“公众责任险”主要服务在快电App上的充电场站运营企业及消费者,除了覆盖车辆充电场景中,因充电桩故障导致第三方财产、人员受损,还包括了车主在充电场站内购买食品饮料等造成的意外事故,经保险公司或授权指定的第三方保险公估机构认定事故责任后,企业或个人单次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赔付。
作为能链旗下第三方充换电服务商,除了为车主提供充电保险产品,快电还凭借自身数字化能力创新线上线下服务,为车主创造高效、便捷的充电体验,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提供保障。
在线上,快电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国内大部分公共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新能源车主可以使用快电App一键扫码启动快电合作的充电桩。快电还可以帮助车主快速定位附近空闲充电桩,并通过“在线导航”、“找桩路书”等功能,引导车主快速抵达,提升车主充电效率。
在线下,快电还在充电站新增了休憩、餐饮、便利店、车后服务等多元生态服务,让车主在充电间隙享受一站式服务。快电线下运维团队还会定期对充电场站进行巡检,避免车主碰到坏桩,进一步提升车主充电效率。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0%。此次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正式上线,以及快电App等第三方充电网络的不断涌现,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迎来新一轮“暴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