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两个8.3”之后谋求再突破,山东强化科技创新引擎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1-23 22:37:06
A+ A-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GDP达到8.3万亿,比上年增长8.3%,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1月23日,在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上述数据引人注目。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山东在一年时间里,GDP增加了一万亿,几乎是过去三年的增量总和。取得这一成绩不易,背后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落实与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增效的结果。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科技在经济主战场的重要作用无与伦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的力量也作了重点阐述。

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之后,山东用四个“一批”强化科技创新

记者注意到,周乃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创新动力显著增强”的一系列代表性案例。

该报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取得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等一批标志性成果,3个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VLP新冠疫苗中试进展顺利,世界首座四代技术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山东省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智能雪蜡车交付国家队;国家示范盐穴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投运;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8件,增长19.8%。

去年以来,山东创新平台建设提速,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电创新中心落户,全国唯一智能制造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获批,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新增19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山东“1313”实验室体系不断健全,建设6家省实验室,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到31家。

此外,山东的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万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个,居全国前列;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11位。

“两个8.3”之后,山东谋求再突破。

在谈到2022年重点工作时,周乃翔指出要围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十个方面工作。首当其冲便是“坚定不移力保经济平稳增长”,为此,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5.5%以上。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可以使用的手段不少,但“坚定不移强化科技创新”是关键因素,这也成为该省扎实做好十个方面工作中的第二大板块。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坚定不移强化科技创新”的基调之下,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四个“一批”做了诠释。

四个“一批”雄心勃勃,谋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四个“一批”是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从而实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具体阐述四个“一批”,很多重磅举措是山东首次对外透露。

据了解,今年,山东将启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省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增长10%以上;突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氢能等关键领域,开展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公共安全、智慧农业等领域,再启动一批“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深化“揭榜挂帅”制改革,探索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试点推进“赛马制”,依法放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此外,山东将全力争创海洋国家实验室,加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东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0家省实验室;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滨州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建好东方航天港;全力申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山东连续三年保持大规模创新投入,2019—2020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每年都达到120亿元,是2018年的3.75倍;在此基础上,2021年又增加10%,达到了132亿元。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再增长10%,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万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完善首台套政策体系,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持续扩大创新投入,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3%以上。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据了解,山东将全力打造具有本省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组建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壮大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实施新一期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创新实行工程配额制和自主遴选认定制,精准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引育,落实好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深化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图片来源:大众报业)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