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一名班车引导员志愿者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站点前坚守岗位。当日,北京迎来降雪。许多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纷纷走上街头扫雪除冰、引导行人和车辆,做好出行保障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2月13日,北京和张家口都大雪纷飞,受天气影响,北京冬奥会相关赛事进行了延期调整。
“对冬奥会雪上项目来说,气象至关重要。”2月15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新闻通气会上,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局长闫巍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风速、降雪、气温、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不仅对运动员人身安全、赛程安排、比赛成绩、雪务工作有直接的影响,也和空中救援、电视转播、交通运输等外围保障工作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在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占七成的雪上项目受天气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项目,一直被认为是“看天吃饭”的比赛,对气象预报的要求更为严苛。
“人背肩扛”,确保每个站点数据分毫不差
雪后的海坨山上阵风高达十二级,风打在脸上仿佛刀割……2月15日早上八点,冬奥会延庆区气象服务组外围气象服务团队副队长高猛和他的队员冒着低温,兵分两组,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核心赛区,利用手持气象观测设备对指定区域进行现场观测。
坐落于延庆小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符合奥运办赛标准、拥有我国最高等级赛道的高山滑雪场馆。
然而一直以来,海陀山是气象探测盲区,历史观测资料几乎为空白,这给延庆冬奥气象服务团队的精准天气预报提出了挑战。
“当时海陀山处于无路、无电、无通讯的‘三无’阶段,为成功建立气象站,‘人背肩扛’成了团队成员工作常态。”高猛介绍说,每天天不亮大家就出发,翻越陡峭的山路,徒步将设备运输至海陀山各个点位,等天黑了才回家,尽管如此,在山上有效工作时间不到5小时。
面对艰苦环境,气象探测保障人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建设了23套自动站和1部海陀山S波段天气雷达。
用脚步丈量赛道,用身心感受天气变化。气象探测保障人员在小海坨山上建立的一个个气象观测站,每一刻采集的数据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提供了精准气象预报服务。
随着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地进行,高猛的团队也进入了“赛时状态”。
“除了实时监控延庆赛区观测数据质量、故障站点应急抢修和定期巡检赛道周边气象站之外,我们还制定了气象探测设备保障机制,通过每日监控运行岗的实时监控和设备运行分析,与监控指挥岗人员进行故障研判讨论,根据制定的维修计划进行实施,开展维护和应急抢修工作。”高猛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高猛和他的团队已累计抢修自动气象站10次,维护站点15站次。
首场降雪“预料之内”,提前8天预报及时应对
2月12日—15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迎来了自开赛以来的首场降雪,为何立春后还会降雪,这是否会影响冬奥会各项赛事和训练?
“事实上,这次雨雪天气在我们的预料之内”。闫巍告诉记者,延庆气象服务保障团队提前8天向延庆场馆群、延庆赛区运行保障指挥部汇报此次降雪过程,以便各部门调度和应对部署。
闫巍介绍说,前期,我们把整个核心区场馆、冬奥村和主要道路划分为多个点位,从2月11日开始逐点位、逐小时地预报分析,提前向赛区提供降水量、风向、风速、气温、体感温度、能见度等天气信息,并适时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以精细的服务为赛事顺利举办打好基础。降雪期间,又专门为高山场馆、车橇场馆、阪泉综合服务中心、冬奥村、延庆城区等不同点位开展滚动预报服务。
降雪是否会影响冬奥会各项赛事和训练?对此,闫巍表示,由于预报的降雪量级、特点、影响时段与实况完全一致,加上各部门赛前提前应对,赛时全力保障,当日所有比赛均顺利完成。
实时预报预警,“三维、秒级、多要素”气象监测网络覆盖赛区
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举办的冬奥会,且比赛多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区举行,有的时候可能隔着一条沟,风、降雪、能见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海陀山海拔2000多米,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预报难度极大,这对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闫巍介绍说,针对本次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成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监测网络,通过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设备,提供了覆盖赛区及周边的天气实时监测数据,为冬奥赛事和城市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数据基础。
尤其是“分钟级、百米级”冬奥预报服务系统,实现了延庆赛区100米分辨率十分钟跟进循环,可模拟近百个天气形势下延庆赛场三维气象高清模拟数据集,做到零到十天无缝隙实时预报预警,这些为精细化的赛事气象服务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另外,“靶向式、跟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则为场馆群及赛事运行、交通运输、扫雪铲冰、森林防火、大气污染等提供专项服务,以便于在高影响天气做到“早提醒、早叫应、早预警”,确保赛事顺利开展,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