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日前顺利结束,第二履约周期即将到来。第二周期,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高排放行业纳入。
面对“扩容”,企业环境成本内生化压力越来越大,坚定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在行业的渗透率成为众多企业和行业的首选。
第二周期扩容,石化、化工等更多高排放行业或将纳入碳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
数据显示,首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全年14个交易日内累计成交碳排放额1.79亿吨,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顺利通过首轮大考的全国碳市场未来目标是扩容,有分析显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换手率在3%左右,市场活跃度还将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后,计划逐步有序扩大市场交易主题和交易产品,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
生态环境部表示,作为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容。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展开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相关研究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世界公认的高碳且难减排的行业(煤炭、钢铁、石化、水泥等)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占比高。“十四五”是推动全面低碳转型定方向、打基础、见成效的关键五年。资源增效减碳是多种减排路径的重要一条——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通过节能增效将能源需求尽可能降低,减下来的碳就是资源增效减碳。我国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每降低1%,可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
占二氧化碳总排放40%的工业,数字化是绿色低碳转型主推动力
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4年下降48.4%,比2015年下降18.8%,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依然十分严峻。
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3,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了总排放量的40%。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推动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贺克斌在多个场合表示,在当前积极有序推进碳中和进程的大背景下,对于产业界最稳妥的方案就是节能减排,从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升。从技术角度上进行设备改造、节能改进, 特别是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效是2030年前主要的方向。
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重点支持的产业,承担着带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双碳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与数字经济有着共同的目标。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更多专家也表示,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双碳”也有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工业数字化进程。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投入太高,回收周期较长。“双碳”的顺利推进,有望将数字化产生的环境收益变现,从而缩短企业的投资回报周期,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企业携手工业企业,数字经济工业领域渗透率提升
在碳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环境成本内生化压力越来越大。这将坚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决心,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渗透率。
数字经济是对复杂的资源配置信息数字化建模,并用计算机快速做出最优方案指导资源配置分配和使用,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人员的局限性造成浪费和低效。
当前涌现出了一批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技术手段的创新型公司。此前,新华社一组关于工业经济走势观察的文章中提到众多创新型企业在新的一年找准定位精准创新,全应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全应科技是一家聚焦热电能源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以热电机理为基础,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实时采集热电生产过程数据进行数字建模,以实现热电生产过程更优调控,有效提升热电系统生产效率,为热电企业创造节煤降耗、安全保障、清洁环保、智能运行之重大价值。
据悉,目前全应热电云已经在江苏、浙江、山西、山东、陕西、湖北、宁夏等13省市为众多热电企业提供在线智能运行云服务,覆盖热电、能源、煤化工、氧化铝、生物科技、食品加工、造纸等7大行业。
多个落地案例显示,全应热电云能为企业创造2-5%的能效提升。在全应热电云广泛应用的浙江,前杭州热电集团总工、浙江省热电行业专家李军算了一笔账:应用全应科技云到边到端为智慧热电提供的解决方案,按照有效提升生产能效1%计算,浙江省124家热电厂,年消耗原煤超过4000万吨,利用智能化生产,每年可减少原煤耗量40万吨,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净排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