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地缘政治异常多变,颠覆性技术发展风起云涌,产业经历加速融合与重塑的复杂环境下,国有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抓手,财务管理体系如何为企业发展的提速换挡提供驱动力?
2022年3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455”框架:即四个变革、五项职能和五大体系,强调通过10-15年左右的努力,使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建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一批中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一时间,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成为热词。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和探索财务转型的有效路径之时,越来越多的困惑亦甚嚣尘上:如何定义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怎样规划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应从何处切入?财务如何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协同发展?企业应推动哪些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世界一流财务管理应在哪些关键场景中展现价值?
元年研究院基于对《意见》的深度解读,结合我们对财务转型的理解及数十家央企的实践经验,认为企业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应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展开,并提出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五六七”行动框架,力图勾勒出构建世界一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全景路线图。
创建世界一流财务体系的核心是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
放眼全球,尽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财务组织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特点和运作方式,但创造价值与融合协同已成为先进企业对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期待。
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意见》中用“三个更”和“12字标准”进行了概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更加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以“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12字为标准。《意见》还提出:企业要“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固根基、强职能、优保障,加快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可见,数字技术是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关键驱动力量。
在数字化智能时代,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基于数字技术,推动财务转型,实现财务数字化。
一方面,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与财务数字化的核心目标一致。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及愈加复杂的竞争压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是战略选择能力与战略执行能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推手。在数字化时代,依托数据、场景和算法发掘业务本质逻辑、依据业务洞见进行预测和决策,对财务赋能业务提出更高要求。作为企业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以“数据驱动”为主线,基于业财融合和深入场景两大原则推动转型,构建“价值创造型”财务,即基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使财务在基础交易核算职能的基础上,扩展支撑战略、辅助决策、赋能业务、防控风险、精益管理、卓越运营、提质增效、合规监管等职能,推动乃至引领企业的价值创造职能。而世界一流财务管理强调“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的功能作用,与财务数字化的目标相一致。
另一方面,财务数字化带来四大管理能力提升,契合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12字标准”。
一是记录价值,展现全景化记录能力,重点契合“规范”、“集约”。财务数字化转型塑造业务过程全景化记录的能力。传统财务核算仅能事后真实记录结果信息,财务数字化转型推动业财一体化,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流程全景化数据记录,业财多视角、全过程价值信息留存。
二是反映价值,展现实时化洞察能力,重点契合“精益”、“高效”。财务数字化转型助力价值风险实时化洞察。系统可以对业务动态过程进行实时捕获,通过数字化控制中心实时规则校验并反馈到财务端,通过数字化策略中心洞察经营风险并反馈到决策端,实现由“人找数”到“数找人”的转变,利用AI技术主动推动分析报告、充分预警风险及异常信息,逐步提升财务管理中及时、准确、高质量的监督与分析决策能力。
三是守护价值,展现主动性防御能力,重点契合“稳健”。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升财务守护价值的能力。传统财务守护价值的职能体现在“事后、人工、被动”的风险防控过程,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财务数字化转型通过风险要素识别、风险预警预判、风控模型分析、风控策略推荐,构建“事前、事中,智能,主动”的风险防御机制,全方位守护企业价值。
四是创造价值,展现前瞻性规划、模型化决策、全过程管控能力,重点契合“智慧”。财务数字化转型促使财务职能重心向价值创造转移。财务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企业的价值链与业务循环拓展高附加值工作,利用数字化工具前瞻性规划、模型化决策、全过程管控(如市场机遇洞察、资源配置建议、策略营销支持、税务筹划、精益成本等),构建“价值创造型”财务,实现世界一流财务管理。
图1:财务数字化带来四大能力提升
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五条路径
采用何种路径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成就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是困扰众多企业的关键问题。对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财务数字化有五大切入路径:分别是从总体规划切入、从数据治理和数据中台切入、从决策分析和管理会计切入、从财务共享和业财一体化切入以及从业务场景切入。
第一,以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分步实施
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很多企业,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财务数字化的路径难以达成统一。对此,以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基于规划分步实施就成为对众多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最高的普遍选择。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财务数字化推进路径,上承财务战略、转型目标、管控模式,下启落地策略、需求管理、实施运维,贯穿战略解码、目标分析、顶层设计、转型方案、产品选型、落地实施6大阶段。咨询方案可包括总体蓝图设计、应用场景设计和技术应用设计,覆盖基于数字化业务场景之上的系统平台、业务流程规划方案,以及组织人员、数据治理等必要的转型体系,保障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实现、财务能力重塑、管理模式创新、先进技术落地。
第二,以数据治理和数据中台为切入点,自下而上推进
财务数字化转型需夯实企业数据基础,为上层数字化应用提供保障。企业数据治理水平低下通常体现在元数据(数据来源去向及责任界定不明,数据属性及计算逻辑不清)、主数据(名称、维度、分类结构等定义不统一或缺失,维护不规范或不及时)、交易数据(数据一致性、正确性、时效性、完整性不满足业务或管理需求)三个层面,进而导致数据价值难以挖掘,数字化应用实施难、废弃率高、收效甚微,甚至对数字化转型战略产生质疑或对战略推进丧失信心。因此,企业通过业财数据治理,搭建数据中台,集成全域数据,贯通企业所有内外部信息,沉淀为企业数据资产,精细化数据运营和数据管控,进而拓展数据智能、数据服务场景应用,形成企业数据化经营核心驱动力,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图2:财务数字化的五大切入点
第三,从决策分析和管理会计切入,自上而下推进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价值体现在敏捷响应决策层、业务侧领导的经营管理诉求,全面预算管理与经营管理报表体系建设是恰当的切入点。财务数字化建设可从企业决策层的管理诉求及外部机构的监管要求出发,首先实现决策分析一张屏,经营管理全域可视,全面预算统筹资源等效果,使决策层、业务侧领导看得见、看的快、看的准,使企业经营更加敏捷高效。通过这些顶层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带来的优化需求,在高层领导的支持下,自上而下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各项工作,便于统筹规划和成本经济性的平衡,以及获得企业各级各部门的有力配合。这一切入点较适合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
第四,从财务共享和业财一体化切入,协同推进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打通数据、流程在不同组织间的协同障碍与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壁垒,而财务共享与业财一体化是恰当的切入点。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阶段,行业特色及业务侧重,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重新设计财务组织架构、职能边界及运营管理制度,打造战略财务、经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四维一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基于业财一体化诉求优化再造业务流程、系统平台及会计核算体系,兼顾前瞻性和落地性,逐步统一财务基础作业标准,建立组织间、系统间的信息高效传递机制,推动数据、制度、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从而整体加强组织、流程、数据、技术、人才等要素统筹、协同创新和管理张力,推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高标准起步、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
第五,从应用场景切入,高效实施
在财务数字化视角下,企业经营可分解为业务场景的叠加。立足场景、问题导向是数字化建设速赢见效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基于场景的财务数字化可以借助低代码平台快速建设模型工具、灵活响应业务需求,具备建设周期短、初始投入低等特点,可根据场景变化不断迭代应对,助力企业高效运营;另一方面,基于场景的数字化工具直接下沉至作业流程中具体的操作环节,消除跨流程或流程中跨角色、跨环节的衔接障碍,从而能够针对部门特点、业务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场景建模。从而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基于不同部门或者不同业务的具体特点进行情景模拟和数据测算。这一路径尤其适合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数字化预算有限的中小规模企业。
驱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六大技术
无论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还是实现财务数字化,都离不开数字技术这一关键驱动力。《意见》提出,“要主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财务作为天然数据中心的优势,推动财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以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转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21年发布的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包括: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电子会计档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新一代ERP、移动支付、数据中台、数据挖掘、智能流程自动化(IPA)。元年研究院基于对这十大技术的梳理,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提炼出驱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六大关键技术。
第一,“云”是基础设施
“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它为企业生产或社会服务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云基础设施由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三大组件构成,融合众多工具和解决方案,是成功实现云应用部署的重要基础。如财务共享、税务共享等企业系统应用通常采用云部署架构,皆属于财务数字化领域的典型案例。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采用灵活的云部署方式,可获得专业运维、快速部署、资源弹性扩展等优势,同时解决企业对涉及核心数据的稳态业务的安全、稳定性要求及高速发展、快速变化型业务的敏捷性和自适应性能力的要求,即满足企业双模IT的适配条件。
第二,低代码开发拉低应用开发的门槛
低代码开发意味着企业无需编写代码或者编写少量代码,通过将业务需求直接体现在数据模型与页面逻辑设计中,通过可视化拖拉拽方式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支持企业数字化应用根据业务需求快速响应,具有开发和部署更快、门槛更低,运维更敏捷,安全性更高等优势,在财务共享、采购共享等企业级系统平台中广泛应用。低代码开发同时具有运行效率低、开发自由度低等劣势,且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但面对愈发剧烈的市场及业务需求变化,低代码开发应用会更加广泛。
第三,数据中台为财务数字化提供平台工具
数据中台是DT时代的大背景下,为实现数据快(快速)、准(准确)、省(低成本)赋能业务发展的目标,将企业的数据统一整合起来,借助大数据平台完成数据的统一加工处理,对外提供数据服务的一套机制及应用。数据中台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三大改变。一是数据中台能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据实时流动与共享。二是企业能基于数据中台构建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标准化,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资产。三是企业能够基于数据中台开展数据建模和加工,这些数据和模型能够企业开展预算、成本、绩效等管理会计各个领域的丰富的场景化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四,RPA推动财务自动化的实现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能够将手工工作自动化的机器人软件,代替人工在用户界面完成高重复、标准化、规则明确、大批量的日常事务操作,在报表推送、纳税申报、网银流水下载等财务领域有广泛应用。RPA的优势在于可快速部署和扩展,见效快、成本低,并对封闭性较高的异构系统操作更为适用,但是对于复杂业务规则、高性能要求的场景不经济,可被规则引擎和API接口替代。
第五,多维建模计算让财务更智能
多维建模计算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事实和维的数据库模型,实现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展示、查询和获取是多维数据模型的直接应用,各类数据模型结合数据仓库组成数据集市开放给不同的用户群体使用,恰如按需定制的各类数据商品摆放在集市中供不同的消费者进行采购,开发自由度和需求匹配度大大提升。数据模型凝聚财务管理理念及经营决策诉求,是数据价值挖掘的核心手段。
第六,人工智能点亮财务数字化未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包括机器学习、语言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分支。财务数字化转型中应用的AI技术主要有三类:自然语言识别、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自然语音识别技术令系统具备了感知并认知自然语言的能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实时高效与数据进行“无门槛”交互。知识图谱和智能推理技术令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检索阅读,并与用户进行智能问答,实现从人找数到数找人的转变。应用机器学习,系统可以基于对业务知识的理解,科学预测、合理控制、智能分析。
图3:财务数字化的六大关键技术
实现财务数字化的七大场景
《意见》明确提出了创建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五项职能(核算报告、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和五大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合规风控体系、财务数智体系、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基于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和拆解,结合财务管理的具体应用场景,元年研究院认为站在数据驱动和价值创造的角度,推动财务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以下七大关键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这七大场景也是创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着力领域。
全面预算管理:动态、轻量、集约、赋能
预算管理是统领企业战略落地的重要手段,预算的数字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起点和突破口,也是财务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完善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数字化时代,相较传统预算,完善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预算定位从管控型向赋能型发展,从静态目标管理向动态运营指导转变。从预算内容来讲,年度预算模型和滚动预算模型向轻量化转变,从追求预算体系的整体化到追求经营预算的精细化,预算控制从“零散型”向“集约型”转变。数据、场景、智能成为预算的主旋律,数据驱动成为预算的新主线场景化预算赋能业务发展,智能预测使预算更有力量。预算技术体系从产品化到平台化,数据中台成为重塑预算的核心,AI技术成为预算进阶的标配。
成本管理:精益、动态、实时、自动
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而言,伴随数字技术而来的最根本的改变就是实现了“现实中的万物”和“虚拟的互联网”地整合,从而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信息的高效、智能的沟通,并给精益化成本管理被企业更深入地应用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首先,物联网能够为成本管理提供及时、完整、可靠的数据基础。其次,物联网使得生产成本的计算线上留痕并且可追溯,也使得生产成本的计算结果更科学、更合理,并且能够确保财务人员准确掌握生产线上各作业环节的资源消耗,实现对生产成本的动态核算和实时管理。最后,物联网实现了成本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从物联网获得的数据可以与RPA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延展以实现自动化流程,实现数据赋能业务以及降本增效。
管理报告与经营分析;智能化、场景化、业务化
管理会计报告的本质是对数据分析应用的结果进行展示。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系统具备智能化、敏捷化的快速建模能力,支持基于智能数据研发开展在线数据建模、基于智能算法进行统一画像和构建公共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报告和数据分析应用将逐步实现智能化、业务化和场景化。
数字化时代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在数据展示方面具备多维度、可视化、定制化的鲜明特点。借助后台的多维数据模型,系统可以为数据分析人员提供更灵活的自助数据分析功能。分析人员既可以通过拖拉拽或者点击等快速操作,在数据模型中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多维度分析并输出分析报告;也可以利用语音或者文字交互,采用类搜索引擎的方式向系统提问,系统接收问题并进行整句改写和语义识别后在后台数据库中执行数据检索,并以适当的方式向提问人员进行呈现。
合并报表:合规、自动、敏捷、多维、场景拓宽
合并报表作为向使用者提供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参考依据,不但承载着公司的核心数据,还是财务管理对外输出的窗口,也是对内管理的重要工具。创建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必然首先从关注合并报表开始,而在财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合并报表往往就成了首先需要取得突破的重要一环。
财务数字化转型对合并报表出具的准确与合规性、自动化水平与时效性、清晰透明与可追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未来数据需要被更加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从主要满足对外披露要求到更需要满足内部管理要求,产品部署架构以及多元化业务需求也更注重敏捷化。
财务共享:管财融合、业财融合、数据赋能
作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财务共享中心在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一方面,它能够助力企业打通和整合业务和财务的流程和数据,实现交易透明化、流程自动化和数据真实化;另一方面,它能够支撑管理实现赋能决策,使企业能够从交易源头实时获取业财数据并开展数据分析,实现业务风险管控和业务发展支撑。随着新技术在财务领域深入应用,企业的财务处理和管理流程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自动化使大量人员获得解放,可以从“事务性”工作转向“管理型”工作;智能化则为财务共享中心开展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赋能。财务共享中心逐渐从服务于企业内部基于财务制度、财务准则的流程,扩张到服务于更多的业务伙伴,创造业务价值。在数字化时代,财务共享中心基于对管理会计思想的导入,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以及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能够实现职能的大跃迁,不仅具备自动化核算能力,推动“会计无人工厂”从想象变为现实,还能开展高价值的财务分析、经营决策、预算管理、风险管控等服务。
司库管理:高效运营、智能化风控、全品种投融资管理、多维立体可视
作为资金管理的升级,司库管理正在由企业后台支撑部门负责资金价值保护的角色,逐步升级为企业集团内或者金融机构内负责资金价值创造的职能。现代企业司库管理的重心和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资金高效运营和金融资源统筹,追求专业化和价值最大化,为支撑公司业务战略和财务目标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支持,并能够从财务和运营中识别风险,以更加全局乃至全球的视野管理企业和监控企业现金流。数字化驱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在司库管理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渐拓展,借助OCR、RPA、NLP等替代人工的技术提升资金高效高质量运营,运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AI等智能技术,实现前瞻性预测分析及监控预警等需求,帮助企业打造集高效运营服务、智能化风控、全品种投融资管理、多维立体可视的司库管理体系,为企业创造价值。
税务管理:共享化、一体化、智能化
与其他场景主要基于企业自身需要转型不同,税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来自企业内部的效率和效益需求,更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管压力。随着金税四期工程的开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心由“以票算税”转变为“以数管税”,以自动化、共享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税务数字化管理”成为数字化时代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标配,是财务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
自动化: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部涉税业务的线上化和自动化处理,降低涉税风险,提高整体税务筹划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共享化: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实现内通外联;通过网络化的平台,实现税务管理从分散到集约的转变,从而达到税务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智能化:语音识别、OCR、语义识别、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将推动税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能力。
身处国企改革浪潮之下,财务管理在变革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对不同企业而言,财务数字化的切入路径或有不同,技术融合或有深浅,场景应用或有先后,但“世界一流财务”都是那个一致的终点。当众多央国企争相踏上这一赛道,我们期待这些走在管理前沿的中国企业交出更多有力的中国答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