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技术的骄傲与商业的现实狭路相逢,科学家创业如何跃进新时代?
2022年8月10日,第16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开幕,智源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张宏江,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三位顶级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话硬科技投资大潮下,科学家创业者群体的机遇与挑战。
三位大咖对话硬科技创业
现在科学家创业是太多还是太少?科学家是否有必要All in创业?科学家创业的最大优势和短板是什么?如何跨越科研到商业落地的“天坑”?周期长、技术硬,科学家创业如何细水长流而非昙花一现?VC如何抢好项目?科学家又如何更好地适应资本的水温?
面对一系列普遍存在又痛感强烈的科学家创业关键问题,三位在科技与投资领域久经沙场的老将,给出深度观察后的灼见。
张宏江博士认为,其实科研和创业的内核高度相似,而科学家创业成败的核心,在于能否快速完成从巨大学术价值到巨大商业价值的转变。
基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多重经历,张宏江博士分享横跨三大领域的长期观察与见解
对于在技术与商业两个跑道上做切换的科学家创业者,张宏江非常看重两个“身高”:第一个身高,指是否拥有技术壁垒、产品壁垒或者服务壁垒,这一系列难以被攻破的竞争优势。无论是科研还是创业,都应去思考是否具备占领高地的潜力:能否预见性地找到关键问题?能否找到关键问题的最优解?人工智能领域中,OpenAI和DeepMind的绝对领先优势,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
第二个身高,则是看科学家在转型中,是否具备快速”自我迭代“的能力,从而让自身能力随着业务和企业的高速发展而成长,有足够的潜力把公司从十亿美金带到百亿美金。在他的观察中,太多科学家创业者,从0到1的第一步走得很好,却在从1到100的过程中遗憾落败。
而科学家创业者在“身份转型”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抛弃对技术的过度崇拜。技术当然能改变世界,但改变世界的途径,是通过技术构建的产品和服务去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技术只是产品的支撑,而并非产品本身,后者需要补全更多维度的综合能力。
作为科学家,在做科研时,一个长板就能让你成功;在做企业时,一个短板就会让你失败。投资者应该着重帮助补齐这一类创业者的短板,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帮助有价值的技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最终,无论科研还是创业,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概率。寻找有潜力的团队,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持续学习和鼓励创新的环境。科技创新,尤其是硬科技创新,技术的成长、落地,需要更长的周期与更多的资源。稳住心态、耐心耕耘,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果最终会得以展现。
三位嘉宾都认为技术到产品、到服务的转化是科学家创业的一个重要门槛,在讨论中,不约而同地对具备工程师背景的科学家寄予厚望。
无论是以DeepMind为代表的“非学院”科研项目的成功,还是一系列企业背景科学家的快速角色转换能力,都展现出科研与商业的“跨界者”具备更优异的成长性,类似背景项目往往会拥有较好的估值。
王田苗、宓群现场分享
王田苗表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总想攻克最难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层面,有时候学者缺乏对客户真正需求的理解,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无法整合,如果直接面对主战场,往往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挑战。这个时候,建议学者创业者可以选择从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切入,把产品价值反复打磨出来,然后迁移到主战场就好。
宓群认为,不是所有研发都可以转化落地,科研突破不容易,创业本身也不容易。科学家创业的路径选择很重要:最核心的科研突破,应该是那种非常大的突破,而不只是解决一个小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去找到一个增量市场,比如自动驾驶、新能源车都既站位增量市场,又具备突破性技术,比传统方案好10倍,而不仅仅是2到3倍。
在时代转轨、投资变奏的当下,科技与创业变奏交响辉映。科学家、实验室、硬科技,愈来愈多地成为撬动未来信心的新支点,科技成果转化大潮澎湃,时不我待。
三位大咖对于未来都充满期望,放眼展望硬科技创业圈,浪潮涌动,科学家创业无疑将成为投资领域的价值高地。对于科学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多去学习技术向产品、向服务转化的思路,把握好市场的需求,以完成向企业家的蜕变。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