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起点后能否稳步前行的关键一年。广大中小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3月份以来,乌克兰冲突使得世界局势急剧演变,新冠疫情对国内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冲击,黑天鹅、灰犀牛重大突发事件叠加;多年来少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使稳定经济增长的迫切程度、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无以复加。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生命力与活力的有机载体,经营状况是宏观经济态势最为直接的反映,一段时间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群体,由于体量有限,技术含量低,应变力脆弱,运行成本高,抗疫风险能力不足,背负着巨大困难和压力,一些企业甚至处在躺倒难以起身的紧要关头。至去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在4600万户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9%以上,容纳了4亿左右的就业人员,关联着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小企业能否顶住市场波动,取得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稳定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支持。
1、认清稳经济新形势,以超常力度支撑中小企业的挺立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领域,是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增长的底盘,是增收入扩消费的源泉。无论是全年退减税总量达2.64万亿元,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3200亿元等减低免缓的财政政策,还是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的金融政策,以及全力打通正常物流通道的堵点断点。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重要举措,都集中指向为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疏困解难,以“六保”促“六稳”,始终处在重中之重的核心位置。
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主体,总体上不仅容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员,而且积累了丰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应该把当前的考验当作是一场凤凰涅槃式的淬炼。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应对挑战,带领广大中小企业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坚定,目标之集中,措施之广泛,力度之空前,要求之具体,前所未有。中国经济恢复凭借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没有改变,广大中小企业唯有认清当前的宏观大势,依据经济规律,不断洞察变化,随着市场的变动找准方向,调整节奏,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提升自身竞争力,振奋精神,鼓足勇气,克服困难,坚守阵地,就一定能够度过了难关,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中国经济,只要中小企业能挺得住,立得住,中国经济就会不惧风浪袭扰,稳步前行。
2、把握强实力新路径,以专精特新增加中小企业的韧性
近年来,每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时候,有一类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抗击冲击的能力,尽管这些企业可能分属不同的行业和地域,但都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共同特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有必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借鉴。
首先以专精特新锻造经济的韧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重要政策导向。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育的地方,经济往往更具活力和韧性,具备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当前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疏困解难,保护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排头兵,由于长期以创新为导向,执着专一领域,根系扎得深,基础打得牢,从成长之初开始就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面对较大困难乃至严峻挑战时,往往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即便跌倒,也比一般企业恢复快。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带动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将有利于应对风险与挑战,形成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最为有力的支撑。
其次,以专精特新凝练发展的灵魂。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生存,制约发展的大问题,需要一大批企业以更大投入,更多力量投入到创新活动,引领创新发展,而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牢牢把握创新灵魂,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心无旁鹜,聚力发展,以专业化和精细化为抓手,以特色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一环,需要金融部门协力各方下大力气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需要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共性技术供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培育企业创新潜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再次,以专精特新突破发展的瓶颈。中国制造业在经济结构、发展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亟待加快弥补短板,特别是解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大企业是构筑坚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力量,但还远远不够,实践表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常常率先实现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第一线,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到骨干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中,不仅能够提升上下游协作,配套水平,而且有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最终提升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以专精特新抓住需求的核心。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始终赢得用户各消费者的认同,专精特新是不二路径。企业“深耕细作”式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竞争力,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在经济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粗制滥造的产品可能混迹于一时,但最终会被市场抛弃,唯有货真价实的品牌产品才能抓住需求的核心。需求是企业价值链的开端,企业从行业的需求出发,需要探究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是否能与行业需求相匹配,从研发产品开始,如何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产品如何更好更快速交付,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流程,管控好收益风险。就如金蝶提出的“五力成长飞轮”模型,从提升产品力,即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的能力出发,然后通过获客力、交付力、口碑力的打造,完成企业整体价值的交付及优化,提升企业的收益力。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抗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产业竞争能力,锻造制造业韧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筑牢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举,也是广大中小企业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径。
3、落实抓机遇新举措,以数字化转型找准中小企业的突破口
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但不少中小企业由于成本、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对数字化转型存在着不敢、不会、不能等问题,成为亟待加强的短板。在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要抢抓机遇、趁势发展,把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突破口,以大力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企业、示范引领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四类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迈步数字化进程。
一是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战略,中小企业要积极投身国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找到发展机会,按照工信部门和地方政府形成的十四五时期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投入更多力量,以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与现有政策配套协同,突出企业数字化系统建设,整合各方资源,稳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二是抓住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中小企业要把握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积极参与,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和城市的数字化治理,通过对接大型企业,构建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性、大型共性平台,注重平台服务型与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深度合作,加强数据、产品和内容等的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在线教育、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在线文旅等在线服务的覆盖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的服务能力。
三是拓展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中小企业应踊跃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推动企业业务和设备上云,建设智慧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企业等新生态,发展新型智能产品,数字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产品、新模式。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方针等新业态。
4、坚持求发展新要求,以绿色低碳夯实中小企业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力量,大企业义不容辞,中小企业也重任在肩,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表现得十分活跃,不但认识领先,率先起步,数量逐步增多,而且商业模式相对成熟,行业跨度上也很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体看,按照环保法规开展企业运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刚性要求和自觉行动,多数企业已有认识,并加以遵守。但主动纳入绿色制造轨道还需要外界营造更佳的环境和企业自身更多的努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相比经济实力远为雄厚的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群体在加速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占工业数量,工业企业数量的九成以上,能耗约在工业总能耗的25%到30%。近年来,由于能源管理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生产技术有待改进,中小企业的能耗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未能有效下降,一些领域还呈增加趋势,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工作,是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现实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不可一蹴而就的长期任务,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压力之际,尤其需要中小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化可持续增长的现实路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能源管理经验,利用清洁、零碳、负碳、降碳的技术,与科学技术重塑我国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大先进成熟的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探索以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采购方等为纽带,通过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建筑、交通增加碳惠、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努力,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5、找准攀高峰新内涵,以企业家精神激励中小企业的信心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企业的灵魂,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成长路径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大胆创业,勇于创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并以企业家精神代代相传,中小企业家群体是建立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弘扬企业家精神,对更好发挥企业家才能、体现企业家作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抗击市场风浪需要有胆识,坚守企业阵地需要凭精神,经济下行压力下,在国家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同时,还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更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在当前复杂严峻的氛围中,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求做到:
要坚守爱国情怀,勇于担当,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始终坚守与国家要求同频共振,坚守企业,持续发展,专注品质与追求卓越。
要坚守改革方向,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投入,向改革要红利,以创新谋发展,迈步专精特新路径,敢于挑战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创建一流企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能。
要坚守诚信理念,守法合规。面对经营困难的局面,绝不放松法律与道德底线,要信守企业诚信价值观,培育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做诚信守法经营的表率,努力提高合规经营意识。走质量内涵型发展道路,强化合规经营责任,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提升管理水平。
要坚守社会责任,永续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承担“六稳”“六保”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关心员工生活,着眼长远,履行绿色环保低碳发展义务,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提高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供给,关注关心关爱社会。
要坚守国际视野,内外并举,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参与国际专利布局、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创新能力,重视“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机会,争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企业合作抱团出海。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竞争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改善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企业活力。
中小企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国家兴。相信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努力下,中小企业群体一定能激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经济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可以预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广大中小企业群体一定能够不惧各种风险挑战,在筑牢经济稳定基础,迈步专精特新路径,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巨大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