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接下来更多暴雷,十年低利率环境太多杠杆。”这是在2023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金斧子集团创始人兼CEO张开兴在演讲时的预判。
事实证明,欧美金融体系的负面事件还在持续。继上周硅谷银行“垮掉”后,本周,“百年老店”瑞信也走到溃败边缘。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经济转型、地缘政治、能源危机、通胀攀升……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资产配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动荡变化的局面下,资产如何寻找确定性?在发表“社保基金会20年总结与家族财富传承启示”的演讲时,张开兴提出了专注国之重器、深挖价值的理念。
何谓国之重器,国之重器会是未来财富传承的最优解吗?
社保基金20年复利8%,真正做时间的朋友!
所谓国之重器,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通常情况下,事关国家发展,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中国企业发展等极具分量的领域,可以称之为国之重器。
张开兴以社保基金为例,分析了国之重器的属性与价值。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称。其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 国有资本划转,其目的是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
基于这样的属性,社保基金有几个鲜明特征:首先,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本质是一种责任投资,追求审慎原则,防风险、抑制回撤非常重要。其次,社保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巨大,基于审慎原则下,需要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第三,由于最终的目标有较长时间的跨度,社保基金是长线资金,本质上追求的是长期主义,是价值投资,因此需要设定中长期投资目标、配置比例和投资范围,要有年度的战术布局和季度的动态调整。最后,社保基金需要有进取心,专业化分工必不可少,专业的基金经理做会持续投资,以及有针对性地择时。
张开兴将社保基金的投资逻辑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即方案规划、组合配置、坚持定投、专业分工、价值投资、重要择时。从具体操盘看,社保基金有59个组合,18家境内投资管理人和12家全球投资管理人分工管理配置,长期资产占比达到92%,重仓142家公司,多数都是医药生物、电子、化工和电气设备等重点行业,遵循根据个股价值中枢进行增减仓。
按照结果导向,上述原则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社保基金可以称为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后者60年复利20%,而社保基金的股票部分也做到了20年复利约20%。而社保基金的风险控制也做到了极致,到2021年的21年里,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达17,958.25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30%;且只在2008、2018年2年出现过亏损。
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方法,一定程度上与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不谋而合。两者本质上都是跟随着背后的国家共同成长。社保基金选择最稳健的方式,跟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积累收益。巴菲特则在股东信中称,永远不要做空美国。本质上也是选择高价值公司,伴随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腾飞,积累财富。
所谓做时间的朋友,底层逻辑是信仰自己的国家,选择能够支撑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行业,这也就是张开兴所提到的,国之重器背后的逻辑。
国之重器,永续经营
参考上述逻辑,金斧子推出水星价值国企红利基金,专注国之重器,深挖价值重估。
在持仓方面,张开兴提出“长期+无限+被动+成长”的理念。即,企业要永续经营、 持续成长;利润稳增、分红大方;要具备外部监管,内部制衡保证稳健。基于此,通过长期投资,反复投资、专业投资实现丰硕的收获。
基于上述原则,水星价值国企红利基金聚焦国企改革,选择长期处于稳定增长却被低估,具备永续经营能力的国企,特别是银行为核心。这样的选择在短期内,或许不如新能源、白酒等产业有爆发力,但如果拉长到财富传承的时间跨度,在当下以及未来,国企改革都是完美标的。
首先,当前开启的国企改革,正在使得国企进入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标志国企改革进入全面落实阶段。2022上半年地方国企改革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过90%。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经营层面,国企原本就事关国计民生,具备永续经营的属性。当下,国企正在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激发活力。同时,通过优化业务、债务置换等方式,国企也在不断减轻包袱,改善现金流,提升经营健康性。这意味着,国企具备永续经营和持续成长的特性。
其次,国企改革正在从估值驱动向盈利驱动转变。2020年以来,以双百指数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标的逐步开启业绩兑现,盈利增速显著领先。特别是在普遍强调“囤粮过冬”的行业态势下,国企稳定的盈利前景,以及强大的盈利能力,将会是稳增长的企业端主力军之一。利润稳增的同时,利润分配有望得到保证。
更为关键的是,国企长久以来处于被低估的状态。长久以来,国企的估值一直处于低位。过往的投资风格中,国企稳健的发展模式并不一定被散户认可,但随着资产避险等趋势的不断加深,国企正在迎来估值修复。本月,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船舶等“中字头”企业股价表现,中字头央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近15%。但即便如此,诸多基金经理依然认为国企上市公司的估值普遍被低估,“中字头”个股安全边际和性价比较高。低估意味着收益的可持续性。
从策略上,水星价值国企红利基金聚焦的就是国企这一长期存在、长期成长、长期盈利的领域。从结果导向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2022年,水星价值国企红利基金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印证了选择国之重器这一逻辑的科学性。
再进一步,国企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点在哪里?
“百业之王”,选择国运
在水星价值国企红利基金的持仓中,银行的权重占到了一半以上。
张开兴认为,用10-30年以上的时间维度去思考,银行业是梦幻般的行业投资机会。
实际上,对于银行的看重,并不只是张开兴,在很早之前巴菲特就极度钟爱银行股。盘点巴菲特的投资,投资共富银行,投资收益率约57%;伊利诺伊国民银行投资收益率约106%;富国银行收益率高达30倍;M&T银行重仓期间收益率696%。此外,直到现在巴菲特还持有美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纽约梅陇银行等一众标的。
中国的银行业,既有国外银行的共性,也具备自身的特性。
在共性方面,银行业与国家共存,为国家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工具,虽然受周期影响,但本质上业与GDP和M2共同成长,长期看,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同时,一笔钱存入银行后,会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的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使得这笔存款导致的存款总额增加量(即派生存款)是当初这笔存款的若干倍。银行无限扩表,成长停不下来,是永续经营的标准领域。
在特性方面,中国银行业更加稳健,这一点从硅谷银行事件中就能看出。
首先,中国的银行中国人民爱储蓄的特性使得储蓄率常年领先全球,有显著的吸储成本优势。同时,中国的银行一定要盈利,且盈利要持续同比增长,有着非常健康的ROE水平。在盈利后,银行承担着国家、社保、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本和基金获得分红收益的使命,必须不断分红。
其次,中国的银行有更严苛的监管。我国在流动性监管、资本压力测试等方面要求所有银行每年执行。对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普遍上市银行的拨备率甚至远超该标准,最大化防范风险。银行管理层不仅面对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且通常有明确的晋升机制,非私有的特性也保证实际控制人是国家精英而非家族企业,不存在接班人风险等问题。
在西方金融业出现硅谷银行事件、瑞信事件的另一边,中国银行业展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成为全球经济的避风港。
在当下,经济复苏的关键周期下,银行业也是实现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最佳选择。资产配置银行产业,也会基于实体经济更多的支持,促使GDP和M2有更大的弹性空间,而最终也会进一步带动个人获益。
当前,在动荡变化的周期下,资产配置更加需要寻找国企银行这种长期+无限+被动+成长的标的,这也是社保基金20年复利8%;巴菲特60年长盛不衰的根本。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底层逻辑,采用择时择势的策略是穿越周期的关键。如张开兴所说,如果要考虑家族财富传承,以终为始从10年甚至30年的角度去看,我们要珍惜银行业“长期、无限、被动、成长”的机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