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由实习生到杰出学者型编辑的成长之路 ——《体育学刊》谭广鑫教授访谈录

来源: 财讯网 2024-07-01 19:18:09
A+ A-

谭广鑫博士、编审,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刊》编辑部。专注于体育史学的跨文化研究,实践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工作。谭教授长期从事体育人类学研究和体育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2008 年以来利用创建体育人类学的先行优势,围绕原生态身体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与语言、文字、巫术等方面的文化交融,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本真样貌及其当代价值,取得卓越的成果。兼任中国体育人类学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史学会委员。可以说作为学者谭广鑫教授快速完成晋升正高级职称的卓越成绩,在国内外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有近千次论文被引,成为顶尖学者,同时作为编辑与其数千位同行业学术期刊编辑相比成绩相当杰出,不仅期刊成为行业top 期刊,个人也成为审读专家、编辑标兵。

记者带着对谭广鑫教授的学习工作经历及权威体育科技期刊发展等问题对谭广鑫教授进行访谈,现将访谈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整理如下:

您在硕士在读期间即从事编辑的工作,众所周知编辑的工作并不轻松,而您却坚持近二十年,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您能介绍相关情况吗?

做编辑这份工作源于暨南大学期刊社社长王蔚良编审最初的赏识,当时硕士生阶段在体育学刊发表一篇书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以及各样的机缘,到期刊开始搭建更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一年多优异的表现,在近万名毕业生中获得留校工作机会,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表现出类拔萃的一面。通过这么多年与各位学友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欣慰的是这样的一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特别是最早的体育在线 BBS 论坛,到后边《体育网刊》电子期刊、体育学评论微信公众号,都有很多的学者积极参与,这也给期刊带来很优质的稿源和褒奖的社会声誉。当时可以说是搭建起一条条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直达每一位体育学术工作者身边,与全世界的体育学华人学者以及国外学者建立很深厚的友谊,这是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也让我个人获得极高的个人声誉。特别是刊物在 08 年、12 年、16 年、20 年几乎每隔4年都会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进行交流互动,让我们彼此有一种连接。通过编辑的工作呢我在编辑部也从一个助理编辑成长为年轻的编审,晋升到正高级职称,这是全国同龄编辑中第一位。此外我还在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以及中国体育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都担任常务理事等兼职。做编辑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要做大量的编校工作,在肉眼的光鲜背后需要长期付出大量的努力,这是别人所看不到的那些东西。关键在这些过程中你要有一颗平常心,把简单的事情认真完成好,时间长了通过积累才会得到整个学术界公认的成绩,我每年都会以各种年会的形式,或者学术交流的形式,到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所以及出版会议上介绍相关的经验,比如网络出版的经验、办刊的经验、学术研究成果等,在出版和研究另方面都做出卓越贡献。

《体育学刊》现在已是国内体育学界知名期刊,其中的“探索与争鸣”栏目开展得特别好,请问您有何经验可以分享吗?

首先,“探索与争鸣”栏目在成立之前,《体育学刊》第一代办刊人便重视引领体育学科发展,在每期开篇常有标新立异、引人思考的文章,刊物积极推动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体育概念大讨论”。其次,栏目自创建以来一贯重视学术品位,追踪学术前沿,反映体育动态。秉持追踪体育研究前沿和热点,促进体育学术交流与碰撞,立足全国,放宽眼界,广采博纳,兼容并蓄,提高我国体育学研究水平和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服务的宗旨。最后,我认为栏目取得现有成就主要还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重视学校体育研究,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探索与争鸣”栏目关注体育课程改革,重视学校体育发展。栏目作者很多来自于国家职能部门,学校体育领域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一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权威科研成果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二是创新约稿组稿工作,策划笔谈等讨论形式。在“探索与争鸣”栏目的组织形式创新方面,编辑部打破原有的一篇文章、一位作者、一种观点的样式,形成一个主题、多位作者、观点交锋的笔谈讨论形式。“探索与争鸣”栏目建设一直密切关注体育学重大问题等,邀请知名的前沿的学者分享核心成果。三是借助网络平台,延伸交流空间与培养青年学者。编辑部创办了“体育在线”网络学术论坛,取得众多体育学界的网友们的支持,逐步形成了忠实的网友群体。依托网络出版的优势,定期举办网络发展论坛,与刊物和栏目发展同舟共济的领导、建设者、知名学者与和热心网友齐相聚、忆往事、畅未来。通过长期建设发展,刊物成为明冠三家的权威核心期刊,获得国家、省级各类评比优异奖项,我个人也成为杰出的编辑获得众多荣誉。

对于提升学术出版社编辑的能力您有何建议呢?

经过十多年努力,经过层层评比、筛选,我获得国家和省级众多荣誉,结合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取得的卓越成绩,首先我认为学术出版社编辑需要基本能力:一是有信息延伸和探究能力,二是有规划和起草学术课题的能力,第三个是编辑能力,最后一个是学术研究能力。要想提高数字时代的出版编辑能力,必须切实掌握数字出版的特点,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获得成功。其次对于出版社而言想要在众多出版社脱颖而出还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出版社的内部建设,二是创建一个专业的编辑团队,三是编辑功能和学术媒体的内容要不断创新。文字编辑必须积极寻求角色转变,扩大文化视野,增强文化信心并积极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创作者、设计师和文化领导者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文本编辑在出版界的核心职能,并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您能否结合您发表的论文谈谈学者型编辑未来工作思路?

通过这么多年的办刊,我也在很多重要的期刊上面刊发了很多文章,包括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等这类的权威期刊,大多是探讨和介绍《体育学刊》的办刊经验,包括网络出版、国际出版视野、融媒体出版作用等。同时,我曾赴美国开展长期博士后研究,学习了解国外的办刊的模式和经验,对我未来视野的开阔,或者是探索如何办一本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英文期刊都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以所用嘛,即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国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期刊、武术的专业期刊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在国外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和编辑出版领域完善,在运动人体科学与武术相结合等等各种各样的领域里去开展相应的工作。运动人体科学的专业领域,比如说神经认知科学以及老年人对于习练太极拳抑制帕金森病等慢性病,特殊人群抑制抑郁症、孤独症等这样的特殊病症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武术它是东方文化智慧的结晶,作为 Different culture martial arts,若使它在世界有一个立足的空间,就需要更多的科学性、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去把它做好做完善。

感谢谭广鑫教授接受访谈。

(本文采访者 王亮 本文编辑 刘建)

《体育学刊》被武汉大学评价中心评为权威学术期刊

《体育学刊》近20年来入选CSSCI来源期刊

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学术宣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