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学舌未成的鹦鹉—— 献给全国爱鸟周

2025-04-07 11:40:51       来源:今报在线

鸟儿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网摘某自然观察家

去年初,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孙子兴冲冲地进屋,尖声奶气地叫道:“爷爷,我送来两只鹦鹉,跟您做伴,免得闷得慌。”声音刚飘进耳朵,人已经跑到我面前。他右手提着一只不锈钢丝鸟笼,里面蹦跳着两只小鹦鹉,一只绿色,一只灰色,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我连忙停下侍弄阳花草的双手,接过鸟笼。仔细观察,两个小东西着实逗人喜爱。那只绿色的鹦鹉,像着一身淡绿色的丝绒,两翼好似披一件褐色虎纹斑披风,典雅华贵。而灰白色的那只,则像穿一袭浅灰色的绸缎,素净俏丽。它们活泼可爱,一边觅食,一边追逐嬉戏。孙子告诉,他和妹妹觉得我在家太冷清,商量用过年的压岁钱,买了两只鹦鹉来陪伴爷爷。看到孙子满脸稚气,对两只小鹦鹉酷爱顾惜的眼神,我禁不住心头一热,抚摩着他那柔软的头发爱怜地说:“有了这两个小伙伴,爷爷不会寂寞了。”

孙子孙女打小就喜欢猫狗鸡鸭这些小动物。入学前,我经常带着他们外出玩耍,遇到猫狗,要驻足围观,久久不肯离开。去年老伴给他们买了两只雏鸭,高兴得整天围着装鸭的小纸箱转,一会儿喂食,一会儿添水,忙个不停。由于不会饲养,两三天后雏鸭就死了,两个孩子伤心了好长一阵子。我暗自思忖,这回一定要把鹦鹉饲养好,再不能让孩子伤心了。

第二天,儿子专门买来鹦鹉混合饲料,包装袋上画着两只跟笼子里一样的鹦鹉,其它全是英文。我看不明白,让他咨询了饲养鸟类的朋友,说这两只都是虎皮鹦鹉,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比较好饲养。还告诉我喂饲料、饮水,清除粪便、防晒防寒要注意的问题。儿子看我把鸟笼挂在南边阳上,提醒我不要让阳光直射到鹦鹉。现在初春,早晚冷,夜间要把鸟笼移到屋里,以免冻坏。儿子还说,这种鹦鹉喂养好了,半年以后就可以繁殖,还可以学说话。儿子讲的这些有关虎皮鹦鹉的生活,给我这个不喜欢小动物的人,好似注射了一针宠鸟兴奋剂,瞬间便生发了喂养的兴趣。

孙子孙女尤其喜爱两只鹦鹉。放学后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要跟鹦鹉逗着玩。他们不是给“小宝贝”喂食添水,就是折一段阳上花盆里的草茎伸到鹦鹉嘴边,逗它啄食,非常开心。特别是今年只有八岁的孙女,摆出一副熟悉饲养的架式,经常查看饲料够不够,饮水新鲜不新鲜,鸟笼干净不干净。刚饲养两三天,她发现鸟笼盛污盘堆积鸟粪比较多,便对我说:“爷爷,鸟粪太多了,需要清扫了。”接着告诉我,怎样抽拉出鸟笼盛污盘,把粪便倒进垃圾桶,怎样在水龙头下冲洗,再怎样安放好。把从她爸爸那里学来的知识全教给我后,还满怀爱心地看着鹦鹉说:“我们老师讲了,小鸟是地球上宝贵的一大群生命,要珍惜爱护。只有各种生命都很好地成长,地球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绿色的家园。”

孙女的言谈举止,让我受到很大震动。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知珍爱鸟类,更不懂绿色家园了。我和小伙伴常常腰间插弹弓,篼里揣石子,四处寻鸟射杀,还爬上树捣它们的老巢。

有那么几年,麻雀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其它鸟类也受牵连。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遇上全社会掀起“除四害”的热潮,觉得有了用武之地,高兴得摩拳擦掌,乐此不疲地加入前呼后拥的人流,把守在村庄、路口、田间、地头。看到天空有鸟飞,我便狠劲敲着家里的铜盆,也有人敲打着锣鼓家什,还有人挥舞着竹杆、木棍、扁担,同时拼命地吼叫,吓得各种鸟都不敢停歇,疲于逃命。我亲眼看到一只不知名的比麻雀稍大的鸟,吓昏后掉进了小树丛中。我当时兴奋得蹦了起来,心中升起莫名的刺激和成就感。现在回想,深为当时的无知而懊悔。如今,全民爱护鸟类的意识增强,就连小孙女都懂得不少道理。国家还规定了爱鸟周。喜鹊、斑鸠、白头鹎、麻雀这些跟人亲的鸟,公园小区随处可见,自然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以赎罪的心理,决意要把这两只鹦鹉饲养好,以偿还年幼时欠下鸟类的孽债。

打这以后,我便尽自己所能,精心地侍候这两只鹦鹉。每天早晨,按时给它们补充饲料,更换饮水。天气热了,水杯壁很容易就生满绿色青苔,我每次换水时,都要仔细刷洗干净,再灌上矿泉水或过滤后的饮用水。鹦鹉的饲料都是商家按一定比例科学配制的。当初我没在意,看到食盒里还有不少饲料,就没有添加。后来,发现它们也不吃食,在笼子里来回蹦跶,有时还攀抓住笼壁铁丝,直往外扑腾。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食盒里的饲料,都是它们吃完剩下的空壳。原来鹦鹉娇气刁钻,只吃米不食壳。从那以后,我便及时清理食盒里吃剩的空壳,添加新饲料。为了使鹦鹉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隔三岔五就清洗鸟笼,清除鸟粪,适时把鸟笼移到阳光直射不到的温和之处。

印度作家泰戈尔在《追求》一诗中,赞美“自由是鸟儿永恒的追求”。鸟笼里充足的饲料和饮水,玲珑精美的巢屋和栖木,也栓不住它们的心,是想方设法地钻出鸟笼,争取更加自由的天地。一次,我遛弯回来,打算给小东西加点儿饲料。一看鸟笼,顶盖和侧壁的挂钩没卡牢,它们挤脱挂钩,撑开一条三指宽的大缝隙,跑得无踪无影。我心里一惊,赶忙查看屋里通气的窗户,万幸,所有通气窗的纱窗都关得严严实实!于是,我便在屋里展开搜寻。床、衣柜、沙发、书桌……,凡是看不到的犄角旮旯,我就用一根小木棍敲打吓唬(不敢过劲捅,怕意外伤害),企图让它们在棍棒恐吓驱赶下出来,或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但是,经过半个多小时检查敲打,毫无踪迹,也没有叮点儿叫声。我无助地倚在沙发上,望着静悄悄的屋子发楞。当我的视线移到鸟笼,看到笼内盛满饲料的食盒时,眼前不由一亮:这两个小东西玩饿了,得出来觅食吧。以鹦鹉粮作诱饵,守株待兔,何愁捉不住它们?我找来一个小盘子,里面装上五颜六色的鹦鹉粮,放在显眼的位置,便躺在沙发上,等待它们出现。嗨,真如我所料!约莫半小时以后,两个小东西一前一后,从床下面钻了出来,直奔那盘秀色可餐的诱饵。它们可能饿了,头也不抬,吃得很香。我趁其不备,猛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它把我的手啄得生疼,也不敢丝毫放松,并顺势把它放进鸟笼。第二只鹦鹉吓得沿地角线边跑边扑腾,我趁它没飞起来,张开两手迅速按住,也捉了回去。为了防避再次逃逸,我找来细铁丝,把鸟笼连接处加固。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鹦鹉不见长大,但确比当初羽毛更加丰满,蹦跳更欢实了。我以为这种供观赏的鹦鹉也许就只能长到这么大,便没有在意。夏天,大概因天气炎热,这两个小东西经常扑扇翅膀,弄得细绒的羽毛四处飞扬。每天,我除添食换水、清除鸟笼粪便以外,还要擦拭粘附在墙壁、窗户上的绒毛,扫除散落在地面的羽毛。虽然饲养鹦鹉琐碎繁杂,忙碌劳累,但一到阳,看到花草间鹦鹉蹦跳啼叫,心情顿感松快。特别是孙子孙女每次回来,都要围着鸟笼玩一阵子,不是喂食,就是添水,童趣盎然,更让我的疲劳消云散。

一天,儿子说,都半年多了,应该教鹦鹉说话了。于是,我和儿孙们都兴致勃勃地教鹦鹉学舌。儿子上班前,对着鹦鹉说:“早安!早安!”下班回来,又说:“晚安!晚安!”鹦鹉便叽叽喳喳地对答。孙子走到鸟笼前,是教鹦鹉喊他的乳名:“申申!申申!”鹦鹉还是叽叽喳喳地应着。孙女每次逗鹦鹉,都是教它说从妈妈那儿学来的英语单词:“hello!hello!”,鹦鹉同样叽叽喳喳地回答。我每天给鹦鹉添食换水,或清除鸟粪、打扫鸟笼后,都要教它们说一阵子“你好!你好!”,鹦鹉仍然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样持续了将三个月,两个小东西依然没有长进,只会叽叽喳喳地叫。面对这种情况,我反思了前一阵教鹦鹉学舌的经过,觉得各教各的,初学说话的小东西怎么能学得会、记得住呢?后来,我们便一致教鹦鹉:“你好!你好!“

时光荏苒,一晃又过去两个月,鹦鹉学话仍然没有多大起色。我每天给它们添食、换水、打扫鸟笼就教,孙子孙女回家便教,两个小东西还是只会叽叽喳喳。儿子说:“您们每天照看两个孩子就够辛苦了,还要管这两只不会说话的小鸟,干脆送人得了。”我觉得,孩子们学之余逗弄两只鹦鹉,借此消解课堂上的压力和约束,多么轻松、活泼、愉快呀!有了鹦鹉,足不出户,就可闻到花香,听到鸟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还是继续养着好。此时,我竟然想起当年学“老三篇”中的“愚公”,相信只要坚持教下去,这两个小东西有一天会说:“你好!”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入冬前的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南边阳给鹦鹉添食换水,凄惨的景像让我惊呆了——两个小东西瘫倒在笼子里,耷拉着头,紧闭着眼,张着翅膀,两只小腿呈八字伸展开。那只灰色鹦鹉的一只腿还在颤抖。我立即明白了,昨夜突然降温,鹦鹉被冻坏了。我赶忙把鸟笼移到屋内,找了两个棉医用口罩,一个垫在笼底,把两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轻手轻脚地放在上面,再盖上另一个口罩。希望用这种温暖,能从死亡线上把它们挽救回来。看着像盖被睡觉一样的鹦鹉,我心里不停地翻腾,责怪自己太粗心。昨晚气温从二十多度一下子降到6度,我以为封闭阳应该保持在十来度。麻雀寒冬腊月同样在外觅食,鹦鹉羽毛已丰满,在阳上过夜应该没有问题,便没有把鸟笼挪进屋。现在回想,真是后悔莫及,只有寄希望于奇迹出现了。我一直在鸟笼边待到十点多,口罩下面仍然毫无动静。实在忍不住了,揭开口罩一看,两只鹦鹉早已僵硬了。

下午放学后,孙子孙女扔下书包,便连忙赶到鸟笼边。看到僵死的鹦鹉,伤心极了。孙子绷着脸,咬着嘴唇,眼圈红红的,不说话。孙女含着泪花,喃喃道:“怎么就冻死了……?”晚上,两个孩子都没心思吃饭。孙子只吃了一块时喜爱的鲜花饼,孙女吃了几块白糖拌西红柿。

晚饭后,孩子们提议把两只鹦鹉埋到大院小花园里。孙子说:“如果扔到外面,容易被猫狗吃了。”孙女说得更充满感情:“埋在花园里,想它们了,还可以去看看。”于是,我们祖孙三人,用个小纸盒把两只鹦鹉装上,在大院小花园里的一颗松树下,挖了一个坑,心情沉重地深埋了它们。

第二天,我到小花园晨练。看到那株开枝散叶像大伞一样的华山松脚下,昨晚覆盖的一片新土整完好,负罪的心理似乎得到些许宽宥。虽然快入冬了,园内秋色仍未消褪。红彤彤的柿树、枫叶,金灿灿的银杏、白蜡、悬铃木,墨绿的华山松、白皮松,树丛中飞来跳去叫个不停的喜鹊、斑鸠、麻雀,以及穿着红的、绿的、白的、黑的衣衫晨练的人们,在旭日的辉映下,交织成一幅五彩斑斓温馨和谐的生活画卷。我仿觉得,那两只鹦鹉,也融和在这美景之中。

西城区军休四所       陈忠楠

电话:13901181153

2025年3月29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新闻图集

科技推荐

1 / 3

数码推荐

1 / 3

家电推荐

1 / 3

新闻排行

商业快讯

学舌未成的鹦鹉—— 献给全国爱鸟周

2025-04-07 11:40:51   今报在线

鸟儿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网摘某自然观察家

去年初,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孙子兴冲冲地进屋,尖声奶气地叫道:“爷爷,我送来两只鹦鹉,跟您做伴,免得闷得慌。”声音刚飘进耳朵,人已经跑到我面前。他右手提着一只不锈钢丝鸟笼,里面蹦跳着两只小鹦鹉,一只绿色,一只灰色,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我连忙停下侍弄阳花草的双手,接过鸟笼。仔细观察,两个小东西着实逗人喜爱。那只绿色的鹦鹉,像着一身淡绿色的丝绒,两翼好似披一件褐色虎纹斑披风,典雅华贵。而灰白色的那只,则像穿一袭浅灰色的绸缎,素净俏丽。它们活泼可爱,一边觅食,一边追逐嬉戏。孙子告诉,他和妹妹觉得我在家太冷清,商量用过年的压岁钱,买了两只鹦鹉来陪伴爷爷。看到孙子满脸稚气,对两只小鹦鹉酷爱顾惜的眼神,我禁不住心头一热,抚摩着他那柔软的头发爱怜地说:“有了这两个小伙伴,爷爷不会寂寞了。”

孙子孙女打小就喜欢猫狗鸡鸭这些小动物。入学前,我经常带着他们外出玩耍,遇到猫狗,要驻足围观,久久不肯离开。去年老伴给他们买了两只雏鸭,高兴得整天围着装鸭的小纸箱转,一会儿喂食,一会儿添水,忙个不停。由于不会饲养,两三天后雏鸭就死了,两个孩子伤心了好长一阵子。我暗自思忖,这回一定要把鹦鹉饲养好,再不能让孩子伤心了。

第二天,儿子专门买来鹦鹉混合饲料,包装袋上画着两只跟笼子里一样的鹦鹉,其它全是英文。我看不明白,让他咨询了饲养鸟类的朋友,说这两只都是虎皮鹦鹉,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比较好饲养。还告诉我喂饲料、饮水,清除粪便、防晒防寒要注意的问题。儿子看我把鸟笼挂在南边阳上,提醒我不要让阳光直射到鹦鹉。现在初春,早晚冷,夜间要把鸟笼移到屋里,以免冻坏。儿子还说,这种鹦鹉喂养好了,半年以后就可以繁殖,还可以学说话。儿子讲的这些有关虎皮鹦鹉的生活,给我这个不喜欢小动物的人,好似注射了一针宠鸟兴奋剂,瞬间便生发了喂养的兴趣。

孙子孙女尤其喜爱两只鹦鹉。放学后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要跟鹦鹉逗着玩。他们不是给“小宝贝”喂食添水,就是折一段阳上花盆里的草茎伸到鹦鹉嘴边,逗它啄食,非常开心。特别是今年只有八岁的孙女,摆出一副熟悉饲养的架式,经常查看饲料够不够,饮水新鲜不新鲜,鸟笼干净不干净。刚饲养两三天,她发现鸟笼盛污盘堆积鸟粪比较多,便对我说:“爷爷,鸟粪太多了,需要清扫了。”接着告诉我,怎样抽拉出鸟笼盛污盘,把粪便倒进垃圾桶,怎样在水龙头下冲洗,再怎样安放好。把从她爸爸那里学来的知识全教给我后,还满怀爱心地看着鹦鹉说:“我们老师讲了,小鸟是地球上宝贵的一大群生命,要珍惜爱护。只有各种生命都很好地成长,地球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绿色的家园。”

孙女的言谈举止,让我受到很大震动。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知珍爱鸟类,更不懂绿色家园了。我和小伙伴常常腰间插弹弓,篼里揣石子,四处寻鸟射杀,还爬上树捣它们的老巢。

有那么几年,麻雀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其它鸟类也受牵连。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遇上全社会掀起“除四害”的热潮,觉得有了用武之地,高兴得摩拳擦掌,乐此不疲地加入前呼后拥的人流,把守在村庄、路口、田间、地头。看到天空有鸟飞,我便狠劲敲着家里的铜盆,也有人敲打着锣鼓家什,还有人挥舞着竹杆、木棍、扁担,同时拼命地吼叫,吓得各种鸟都不敢停歇,疲于逃命。我亲眼看到一只不知名的比麻雀稍大的鸟,吓昏后掉进了小树丛中。我当时兴奋得蹦了起来,心中升起莫名的刺激和成就感。现在回想,深为当时的无知而懊悔。如今,全民爱护鸟类的意识增强,就连小孙女都懂得不少道理。国家还规定了爱鸟周。喜鹊、斑鸠、白头鹎、麻雀这些跟人亲的鸟,公园小区随处可见,自然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以赎罪的心理,决意要把这两只鹦鹉饲养好,以偿还年幼时欠下鸟类的孽债。

打这以后,我便尽自己所能,精心地侍候这两只鹦鹉。每天早晨,按时给它们补充饲料,更换饮水。天气热了,水杯壁很容易就生满绿色青苔,我每次换水时,都要仔细刷洗干净,再灌上矿泉水或过滤后的饮用水。鹦鹉的饲料都是商家按一定比例科学配制的。当初我没在意,看到食盒里还有不少饲料,就没有添加。后来,发现它们也不吃食,在笼子里来回蹦跶,有时还攀抓住笼壁铁丝,直往外扑腾。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食盒里的饲料,都是它们吃完剩下的空壳。原来鹦鹉娇气刁钻,只吃米不食壳。从那以后,我便及时清理食盒里吃剩的空壳,添加新饲料。为了使鹦鹉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隔三岔五就清洗鸟笼,清除鸟粪,适时把鸟笼移到阳光直射不到的温和之处。

印度作家泰戈尔在《追求》一诗中,赞美“自由是鸟儿永恒的追求”。鸟笼里充足的饲料和饮水,玲珑精美的巢屋和栖木,也栓不住它们的心,是想方设法地钻出鸟笼,争取更加自由的天地。一次,我遛弯回来,打算给小东西加点儿饲料。一看鸟笼,顶盖和侧壁的挂钩没卡牢,它们挤脱挂钩,撑开一条三指宽的大缝隙,跑得无踪无影。我心里一惊,赶忙查看屋里通气的窗户,万幸,所有通气窗的纱窗都关得严严实实!于是,我便在屋里展开搜寻。床、衣柜、沙发、书桌……,凡是看不到的犄角旮旯,我就用一根小木棍敲打吓唬(不敢过劲捅,怕意外伤害),企图让它们在棍棒恐吓驱赶下出来,或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但是,经过半个多小时检查敲打,毫无踪迹,也没有叮点儿叫声。我无助地倚在沙发上,望着静悄悄的屋子发楞。当我的视线移到鸟笼,看到笼内盛满饲料的食盒时,眼前不由一亮:这两个小东西玩饿了,得出来觅食吧。以鹦鹉粮作诱饵,守株待兔,何愁捉不住它们?我找来一个小盘子,里面装上五颜六色的鹦鹉粮,放在显眼的位置,便躺在沙发上,等待它们出现。嗨,真如我所料!约莫半小时以后,两个小东西一前一后,从床下面钻了出来,直奔那盘秀色可餐的诱饵。它们可能饿了,头也不抬,吃得很香。我趁其不备,猛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它把我的手啄得生疼,也不敢丝毫放松,并顺势把它放进鸟笼。第二只鹦鹉吓得沿地角线边跑边扑腾,我趁它没飞起来,张开两手迅速按住,也捉了回去。为了防避再次逃逸,我找来细铁丝,把鸟笼连接处加固。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鹦鹉不见长大,但确比当初羽毛更加丰满,蹦跳更欢实了。我以为这种供观赏的鹦鹉也许就只能长到这么大,便没有在意。夏天,大概因天气炎热,这两个小东西经常扑扇翅膀,弄得细绒的羽毛四处飞扬。每天,我除添食换水、清除鸟笼粪便以外,还要擦拭粘附在墙壁、窗户上的绒毛,扫除散落在地面的羽毛。虽然饲养鹦鹉琐碎繁杂,忙碌劳累,但一到阳,看到花草间鹦鹉蹦跳啼叫,心情顿感松快。特别是孙子孙女每次回来,都要围着鸟笼玩一阵子,不是喂食,就是添水,童趣盎然,更让我的疲劳消云散。

一天,儿子说,都半年多了,应该教鹦鹉说话了。于是,我和儿孙们都兴致勃勃地教鹦鹉学舌。儿子上班前,对着鹦鹉说:“早安!早安!”下班回来,又说:“晚安!晚安!”鹦鹉便叽叽喳喳地对答。孙子走到鸟笼前,是教鹦鹉喊他的乳名:“申申!申申!”鹦鹉还是叽叽喳喳地应着。孙女每次逗鹦鹉,都是教它说从妈妈那儿学来的英语单词:“hello!hello!”,鹦鹉同样叽叽喳喳地回答。我每天给鹦鹉添食换水,或清除鸟粪、打扫鸟笼后,都要教它们说一阵子“你好!你好!”,鹦鹉仍然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样持续了将三个月,两个小东西依然没有长进,只会叽叽喳喳地叫。面对这种情况,我反思了前一阵教鹦鹉学舌的经过,觉得各教各的,初学说话的小东西怎么能学得会、记得住呢?后来,我们便一致教鹦鹉:“你好!你好!“

时光荏苒,一晃又过去两个月,鹦鹉学话仍然没有多大起色。我每天给它们添食、换水、打扫鸟笼就教,孙子孙女回家便教,两个小东西还是只会叽叽喳喳。儿子说:“您们每天照看两个孩子就够辛苦了,还要管这两只不会说话的小鸟,干脆送人得了。”我觉得,孩子们学之余逗弄两只鹦鹉,借此消解课堂上的压力和约束,多么轻松、活泼、愉快呀!有了鹦鹉,足不出户,就可闻到花香,听到鸟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还是继续养着好。此时,我竟然想起当年学“老三篇”中的“愚公”,相信只要坚持教下去,这两个小东西有一天会说:“你好!”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入冬前的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南边阳给鹦鹉添食换水,凄惨的景像让我惊呆了——两个小东西瘫倒在笼子里,耷拉着头,紧闭着眼,张着翅膀,两只小腿呈八字伸展开。那只灰色鹦鹉的一只腿还在颤抖。我立即明白了,昨夜突然降温,鹦鹉被冻坏了。我赶忙把鸟笼移到屋内,找了两个棉医用口罩,一个垫在笼底,把两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轻手轻脚地放在上面,再盖上另一个口罩。希望用这种温暖,能从死亡线上把它们挽救回来。看着像盖被睡觉一样的鹦鹉,我心里不停地翻腾,责怪自己太粗心。昨晚气温从二十多度一下子降到6度,我以为封闭阳应该保持在十来度。麻雀寒冬腊月同样在外觅食,鹦鹉羽毛已丰满,在阳上过夜应该没有问题,便没有把鸟笼挪进屋。现在回想,真是后悔莫及,只有寄希望于奇迹出现了。我一直在鸟笼边待到十点多,口罩下面仍然毫无动静。实在忍不住了,揭开口罩一看,两只鹦鹉早已僵硬了。

下午放学后,孙子孙女扔下书包,便连忙赶到鸟笼边。看到僵死的鹦鹉,伤心极了。孙子绷着脸,咬着嘴唇,眼圈红红的,不说话。孙女含着泪花,喃喃道:“怎么就冻死了……?”晚上,两个孩子都没心思吃饭。孙子只吃了一块时喜爱的鲜花饼,孙女吃了几块白糖拌西红柿。

晚饭后,孩子们提议把两只鹦鹉埋到大院小花园里。孙子说:“如果扔到外面,容易被猫狗吃了。”孙女说得更充满感情:“埋在花园里,想它们了,还可以去看看。”于是,我们祖孙三人,用个小纸盒把两只鹦鹉装上,在大院小花园里的一颗松树下,挖了一个坑,心情沉重地深埋了它们。

第二天,我到小花园晨练。看到那株开枝散叶像大伞一样的华山松脚下,昨晚覆盖的一片新土整完好,负罪的心理似乎得到些许宽宥。虽然快入冬了,园内秋色仍未消褪。红彤彤的柿树、枫叶,金灿灿的银杏、白蜡、悬铃木,墨绿的华山松、白皮松,树丛中飞来跳去叫个不停的喜鹊、斑鸠、麻雀,以及穿着红的、绿的、白的、黑的衣衫晨练的人们,在旭日的辉映下,交织成一幅五彩斑斓温馨和谐的生活画卷。我仿觉得,那两只鹦鹉,也融和在这美景之中。

西城区军休四所       陈忠楠

电话:13901181153

2025年3月29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