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世界百事通!热浪侵袭北半球 没有谁能够置身气候危机之外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07-22 08:51:18
A+ A-

进入6月以来,热浪侵袭北半球,气温明显高于往年。欧洲国家从上周起陆续拉响红色高温预警,航班暂停、铁路限速、山火蔓延、干旱加剧……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被摆到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位置上。今夏的高温热浪无疑是全球气候问题之“危”,能否变成推动全球治理的“机会”,却暂时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往这种时候,最先站出来呼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往往是欧洲国家,但现在,欧洲正在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之间自我拉扯。

英国气象局的实时数据显示,当地时间7月19日12时50分,伦敦希思罗机场测得气温40摄氏度。这是英国有记录以来第一次气温突破40摄氏度,印证了气象局15日发布的最高级别异常高温红色预警。欧洲其他国家也没抵挡住热浪侵袭,尤以南部地区最为严重——7月17日,法国西部的15个省份进入“红色警戒”状态;从7月10日起,西班牙最高气温就处在39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


(资料图片)

亚洲热浪的威力在上个月就已显现。6月28日,印度新德里部分地区气温一度飙升至49.2摄氏度。日本部分地区在6月25日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6月最热一天”,这也是日本首次在6月出现40摄氏度的高温。从7月16日起,中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但从6月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共发布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红色预警1869条,7月10日一天就发布了857条。

在持续的极端高温天气下,干旱和山火等自然灾害伴生而来。欧盟机构间关系专员马洛斯·塞夫科维奇7月7日表示,欧洲目前的干旱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更高的温度、更低的湿度正在助长欧洲等地区的“火势”。据葡萄牙电视台7月15日报道,过去7个多月里,葡萄牙累计过火面积超过3万公顷,超过2021年全年,其中多数火灾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法国、西班牙、克罗地亚和希腊等国也都出现林火。美国防火中心仅7月18日就报告了6起新发生的森林大火。

英国最忙碌的机场卢顿机场,跑道在高温下开始融化,7月18日不得不宣布暂停所有航班,在当晚完成维护工作后才重新开放。另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由于轨道在高温下有变形弯曲的风险,英国铁路网大部分路线已开始限速。

包括极端高温在内的极端天气状况,当然并非第一次出现。仅就高温而言,近些年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就频繁发生,只不过今年的热浪比往年来势更加凶猛。中国国家气候中心7月14日解读说:“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这份解读具体阐述了热浪形成的过程: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这个技术性解读对普通民众来说也许不那么容易理解,但正如解读中提到的,全球变暖才是极端天气频发的根本原因。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研究人员也反复强调气候变化对高温天气的显著影响,比如,英国气象局的气候归因科学家尼科斯·克里斯蒂迪斯日前表示:“气候变化已经影响了英国出现极端温度的可能性。就目前而言,英国出现40摄氏度天气的可能性,是不受人类影响自然气候下的10倍。”

在气候学家弗里德里克·奥托看来,“在停止温室气体排放之前,高温热浪天气状况将继续恶化。世界达到‘零排放’所需的时间越长,热浪就会变得越热、越危险、越普遍、越持久。”弗里德里克·奥托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气候科学高级讲师和牛津大学全球气候科学项目教授,她的研究重点,是回答极端天气条件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因外部气候驱动因素而改变。作为一名在归因研究领域备受认可的专家,她的研究表明,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是造成热浪、干旱和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主因,“阻止高温记录再次被打破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停止燃烧化石燃料”。

说到化石燃料,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甚至全球能源危机,正在让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更难放弃或重拾化石燃料。今夏的热浪导致对电力的需求陡增,紧迫的高温天气之外,很多国家开始考虑为3个多月后就将进入的寒冬贮备能源。显而易见,扩充能源存量难以避免带来更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一边是能源安全,一边是气候变化,令人担忧的是,原本常常在环境议题上“冲锋在前”的欧洲国家,现在正在用行动“低调”地作着自己的选择。

不只是欧洲。自6月27日起,日本政府持续发布“供电紧张警报”,敦促东京电力公司供电范围内的企业、家庭和政府部门减少用电,“适当”使用空调,关掉不必要的电灯,以节省电力和能源。7月初,美国纽约的几个街区有史以来第一次停电,市政官员敦促市民要节约使用电力等能源。

更让人关注的话题,是一些国家在能源问题上作出的与气候承诺背道而驰的选择。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很多欧洲国家为尝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被迫”选择了其他“开源”方式。包括意大利和德国在内,一些七国集团(G7)成员国正在或计划重新开放某些原本已经废弃的燃煤电厂,仿佛要重回化石燃料时代。但肯定与这些国家作出的气候承诺相悖——为在全球变暖中对抗极端高温或者极端寒冷天气,他们走了回头路。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眼下北半球正在经历的这场高温酷暑,很可能便是新一轮恶性循环的开始。这也可以被视作一记耳光,能否成为打醒人们、让各国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长期以来,气候变化确实被视为一个需要各国承担国家责任、加强国际合作的全球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直接地承受着极端天气带来的痛苦,很多个体仍然忽略自己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据报道,截至7月17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共有超1000人死于今年的大自然“无声杀手”热浪。即便天气变得如此极端,尽管许多人都承认地球气候正处于危机之中,但很少人有真正的危机心态,并不能意识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正在切实地改变他的生活。

7月1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场气候对话会上,向来自40个国家的代表发出了警告:“我们有一个选择——集体行动还是集体自杀,由我们决定。”他说,在气候灾难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