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与北京犀牛数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海城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一场电影交流活动。该活动以“光影之间,创新不息”为主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品质,推广电影技术,提高同学们的电影素养。
活动于 2023 年11月2日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海韵园教学楼502室举行,交流会以“感受世界电影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主题,邀请到了众多业内专家和电影界重量级大咖进行分享交流,其中演讲嘉宾包括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的张雨东;以视效指导、特效总监等不同的身份参与了《大鱼海棠》《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等成功电影的资深电影从业者田冰;好莱坞大片《魔兽2》的编剧、中国美协会员刘晓(笔名:茶马)。他们向大家分享了影视制作等领域的经验和思考,探讨了数字技术的创造性思维、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化、人类的共情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与会人员还有北京犀牛数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海城映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群、海城映象联合创始人余卫忠和郑永平、技术部负责人林小淋、行政部负责人林为航、编剧部负责人吴建立,厦门大学社科处代表张鹭瑶,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林公明、副院长姚俊峰教授、数字媒体技术系教授吴清强、工程师张延坤、学院研究生秘书兼科研秘书李锦泽。
本次会议由林翁章主持,姚俊峰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欢迎来宾和远道而来的客人,他强调“电影的特点是综合性的艺术,是艺术之美、人文之暖和技术之酷的结合。”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姚俊峰开场发言
张雨东导演讲述了参与《日出》影视剧拍摄的经历,并由此引出了剧本创作和影视制作的联系,他在分享影视创作实践经验以及对电影技术的运用理解过程中提出“电影应该纯粹且与创作者的思想与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关联”,随后探讨了电影在工业化、商业化、数字化中的应用和进化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创造性思维对电影的改变,鼓励走“扬自己所长的道路”。
张雨东导演演讲
田冰从动画电影工业化的角度切入,带大家了解了动画电影的市场需求,分享了工业化产生原因、特点和流程以及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并以追光动画的生产经验为例,展示了动画电影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高效的协作系统机制和严格的制片管理体系,以及先进的新架构和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投入对于动画电影工业化制作的可观提升和发展。最后,他指出“工业化关注的是实施层面,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下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多样性和从业人员的热情,应该以辩证地去看待工业化”。科技为电影艺术开辟了新的空间,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科技创新已成为电影制作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田冰总监演讲
刘晓结合自己特别的经历分享了与编剧和艺术创作相关的见解,强调了人类的共情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她提到了好莱坞罢工、人工智能崛起对创作者的威胁,一些电影创作幕后故事的启发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讨论了电影产业、英国独立电影公司、编剧合作,以及不同类型电影在中国观众中的接受程度。刘晓的观点强调了理解人类心理和需求的重要性,同时需要适应观众的兴趣和趋势。最重要的是,她表达了对文化自信、文化交流、同理心和全球合作的思考,展示了一个更加和谐和互相理解的世界愿景。
《魔兽2》编剧刘晓演讲
在观众提问环节,与会来宾和师生围绕编剧话语权的问题、某个题材做成电影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张雨东提出,电影本质是一种商业行为,电影创作是一个各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导演一个人单打独斗;从文字到影视的二度创作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不唯题材论,要注意立项和审片制度对创作的影响。田冰则结合一些电影的成功案例,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剧本应当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观众提问交流环节
最后,林公明代表主办单位做总结致辞,感谢到场来宾对电影学院的支持,同时介绍了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提出希望能促进各学科、年级和专业互相交流的想法,并欢迎大家的下一次到来。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林公明总结致辞
此次电影技术推广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它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电影素养和欣赏品质,也为中国电影业的数字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中,数字化战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电影也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与厦门海城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犀牛数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电影业的数字化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