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普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职能化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职能化管理固有的缺陷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负面作用远大于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正面支持,职能化管理模式下系统部门的“山头主义”建立起来的内部各单位之间横向沟通和合作的鸿沟,难以满足全面预算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需求,直接导致全面预算成了强势业务系统的系统预算或成为了财务部门牵头的一项“日常工作”基本无法起到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的作用。
国内各建筑企业在管理上普遍采取的职能化管理模式为主,导致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争夺企业内部资源的现象非常严重,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目标和利益无法有效地进行统一,比如经营系统基本不会考虑项目履约、技术系统基本不会考虑项目成本、生产系统无法有效地控制设备物资采购、设备物资采购系统无法有效地降低项目采购成本成本系统无法有效地监控项目履约成本、财务系统无法精确地反映企业即时的经济运行质量,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也就无从谈起了。
建筑企业沸沸扬扬的“执行力”建设,执行效力较以往确实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有些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几乎所有的建筑企业管理思路的延续性不足,不同时期管理人员形成的管理思路难以统一。
企业管理人员形成的管理思路没有通过制度去贯彻,因此导致现有管理制度带有不同阶段的背景特色,导致管理制度形成了“形式上多而全、执行中空而缺”和制度之间相互冲突等问题,使企业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过程中难以统一析准,难以分解、执行困难、调整随意及考核流于形式。
随着国家国内基建规模的连年扩大,建筑企业的规模也突飞猛增,加之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为应对这些变化快速、连续地对管理思路进行调整,但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不受重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重管理、不重制度建设”的情况,甚至当旧制度不适应新情况,导致制度无法执行、执行力下降的时候,将其原因归咎于“制度太多”,反而要进一步削减制度,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难上加难。(杨延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